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汉冠 > 第一卷 第16章 风雨如晦,刘县君只身入敌营

第一卷 第16章 风雨如晦,刘县君只身入敌营

    第一卷 第16章 风雨如晦,刘县君只身入敌营 (第2/3页)

    郭典见劝不动卢植,只得退而求其次:“既然要去,便多带护卫,千万要护着周全……”郭典说了一大堆要保护刘正安危,心中暗道:刘伯安啊刘伯安,我可是说尽了好话,万一有个好歹,全是卢子干的过错。做老师地想让弟子送死,那又有何办法?

    “末将愿往!”

    只见帐中张郃、关羽出列,向卢植请命。刘正感激地看了两人一眼。此次帐中只有六百石以上者才得列席,张郃为从六百石,而关羽因为护卫卢植回来,所以也在帐中。

    但刘正知道,愿意陪他赴汤蹈火的绝不是仅有这两人,现在还在营帐外的巩简、张飞,亦必愿舍生忘死,陪他深入虎穴。

    “中郎将,此番广宗之行,学生一人前往便可。”刘正心中暗自思量,若他一人进去,有个不测,也只是一人之事。若带一群人进去,即便关羽、张郃勇猛无双,亦难逃一死。

    卢植看出刘正想法,确实无护卫的必要。“既然如此,那便修书一封,射入城内。明日一早,刘正进广宗,劝降张角!”

    ……

    次日清晨,晨雾未散,刘正已穿戴完毕,头戴进贤冠,身配六百石的铜印黑绶,换上了他当时来广宗宣旨时候的那一套天使华服,身披蓑衣,在卢植等人的目送下朝广宗城走去。

    广宗城门洞开,仿佛一张巨口,静待着刘正地踏入。城门口,张梁已亲自等候多时。

    张梁见到了刘正,此人年纪轻轻,面白无须,应该就是兄长所言的那人了。“可是刘县君?”

    刘正见到张梁,此人四十年纪,身形消瘦面色黧黑,看起来有些营养不良,头裹黄巾,手持九节杖,,穿的一身简单的皮甲,但依旧有着上位者的威严。

    “正是,在下刘正,见过张将军。”刘正不知道该如何称呼张梁,自己是来谈判的,又不能骂他逆贼,只能称呼一声将军。何况因是穿越而来,刘正对黄巾这种农民起义有着天然的亲近。

    “刘君请!”张梁微微一笑,做了个请的手势,引领刘正步入广宗城。身后的那扇阻挡汉军半年的厚重城门缓缓地关上。

    刘正好奇地看着广宗城内的情形,说来惭愧,他虽然是广宗县令,上任了三月有余,却从未进过广宗县城,心中五味杂陈。

    对着张梁苦笑一声,“在下忝为一县主君,此次却是第一次进到广宗城内。”

    张梁闻言,哑然失笑。他上下打量刘正,此人虽然年轻,但面对自己不卑不亢,而且此等年纪已经是六百石县令,可谓是青年才俊。不过他姓刘,张梁想来应是宗室子弟,否则如何能够得授铜印?不过大兄为何要见这样一人?

    刘正对张梁与黄巾军好奇,张梁同样也想探明刘正底细,大兄为何想见此人。是以两人从广宗南门向张角所住的房舍一路走去,彼此之间聊了很多。

    “刘少君原来是卢公高徒,失敬失敬。”一路闲谈,张梁已经知道刘正是刘虞儿子,且为卢植弟子。那卢植老儿昨日为何不明说,俗话说千金之子不坐垂堂,像刘正此等身世,可谓是千金之子了,但依旧敢进到广宗,此番胆略也让张梁佩服。而卢植竟然也敢让弟子以身涉险,却也值得张梁敬重。

    刘正一路行来,只见小小一座广宗城池挤了十万多人。每日吃喝拉撒,使得城中已经弥漫着一股腐臭的气息,不过此时阴雨连绵、秋风萧瑟,倒也压住了些许难闻的气味。

    刘正望着眼前的一切,心中不禁对张角兄弟生出几分钦佩之情。在这等恶劣的条件下,城中秩序竟未崩坏,仍能率众抵抗汉军半年有余。张角等人虽不习军务,但还算有些治才。

    走在城中的泥路上,两侧房屋破烂不堪,可以看出大部分砖石都被拆下送到城墙上充作武器去了。仅有的几扇断壁残垣上,用石灰写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等语,但这甲子年即将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