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知否:我是皇太子 > 第五百零七章 自污

第五百零七章 自污

    第五百零七章 自污 (第2/3页)

 听到赵兴让他们拟订赏赐,张庆之没有多想,可其他官员都忍不住思考起了其中的深意。

    按说军中将领的赏赐,不该由他们来拟订才是。

    曾公亮可是枢密使,这种事是他的职责,如今也在前线。

    而且拟订赏赐,应该等英国公这个主帅请功后,根据功劳大小来拟订。

    可如今英国公尚未请功,官家却让他们拟订赏赐,这就引人深思了。

    对于翰林院的官员来说,他们协助官家处理政务,在一些事情上,还要为官家出谋划策。

    因此揣摩官家的心思,是他们必须要做的。

    这些人都是人精,很快就猜测出赵兴是不知道该如何赏赐英国公了。

    一个翰林官员目光微闪,躬身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准奏!”

    赵兴认出上奏之人,乃是和盛长柏同科的榜眼,名叫胡新。

    此人金榜题名后,就入了翰林院,如今在翰林院担任编修,负责起草诏书和处理一些机密扎子。

    胡新说道:“臣之前有耳闻,英国公之前每攻下城池,城内的一些富户都会送上厚礼,英国公来者不拒,全给收下了。”

    虽说那些城池的富户都跟着逃走的辽军走了,可逃走的只是城内的顶级富户。

    那些比较一般的并没有逃走。

    “此事当真?”赵兴眉头微皱:“你为何之前不上奏?”

    “回陛下,臣一开始只是有耳闻,担心是辽国的反间计,故意放出的消息,中伤英国公,不敢妄言。臣也是派人调查后,昨日才确定此事为真。”胡新说道。

    赵兴深深的看了一眼胡新,事情哪有这么巧,怕是胡新误以为他让他们拟订赏赐,是头疼对英国公的赏赐吧。

    此时弹劾英国公,赵兴完全可以来一个功过相抵。

    可是赵兴根本没有这个意思,他确实是有些头疼对英国公的赏赐。

    可他并没有想要利用一些办法,不对英国公进行赏赐。

    之所以让这些人拟订赏赐,是因为他确实不知道该怎么赏赐。

    以英国公的功劳,若是只赏赐一些钱财,肯定少了。

    可爵位再升就是王了,自从汉初刘邦定下白马盟约,非刘姓不得封王,后面的历朝历代,虽然没有明文规定,可外姓不得封王,已经成了潜规则。

    一般来说,外姓封王,除非死后追封,否则就是权势极大不得不封。

    封王之人也成了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

    说实话,赵兴对于封王其实并不抵触。

    大宋的爵位只有爵禄,没有封地兵马。

    即便封王,也就听着好听罢了,实际意义倒也不大。

    可封王本身就是一个忌讳,就算他这个皇帝不在意,太上皇和满朝文武也不会答应。

    赵兴若是强行封王,接下来满朝文武都会针对英国公。

    他让这些人拟订赏赐,只是希望这些人能够想出既符合英国公之功劳,又不犯忌讳的赏赐。

    胡新会错了意,居然弹劾英国公,可见此人心术不正。

    不过这件事赵兴真的没有听说,胡新既然敢说,那么肯定是真的。

    英国公就连军中都没有吃空饷,会在他这个官家御驾亲征的时候,大肆的捞好处么?

    赵兴的第一念头,就是英国公在自污。

    自污算是古代武将最喜欢用的自保手段。

    古代的那些名将,能得善终的几乎都自污过。

    像王翦率兵灭楚的时候,就成多次上书向嬴政讨要宅子钱财。

    这就是在自污。

    还有战国名将吴起,也曾自污过。

    所谓自污,就是让自己名声有损。

    一个名声好,道德高尚的武将,加上功劳巨大,很得人心,自然受君王忌惮。

    可一个名声不好的武将,哪怕功劳再大,君王的忌惮也会少很多。

    最重要的是,他们通过自污的方式,自己给君王送了把柄。

    在君王眼里,自己想什么时候收拾就什么时候收拾,还不用担心影响自己的名声。

    加上对方不恋权,自然没必要背负骂名,对付功臣。

    杀功臣的皇帝中,刘邦和朱元璋算是代表人物了。

    可实际上两人杀武将,虽然有本人疑心太重的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