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案落尘埃 (第2/3页)
有些害怕。
紫鹃看了地上散落的书本,正是几本西厢记,她原先也不识字,但跟着黛玉多年,自然也学到一些文墨,些许几个字还认得。
她知道这条游廊,正通往荣庆堂,如今姑娘可正在那里……
问道:“二爷急匆匆的,这是要去哪里?”
宝玉知道紫鹃是黛玉的心腹,而且生得也好看,因此对她客气的很,哪里会怪她撞到自己。
他一边捡上地上的书册,笑道:“我得了一本好书,想着林妹妹必定喜欢,这就要给她送去呢。”
紫鹃听了宝玉这话,不禁有些头疼,宝二爷难道就没瞧出来,姑娘一直躲着他还不及,他何必又去招惹。
姑娘说话厉害,要是言语又招宝玉犯病,老太太跟前就不好看了……
紫鹃看了一眼宝玉手中西厢记,明眸微微一转,说道:“宝二爷的书,姑娘也是有的,二爷还是自己留着吧。”
宝玉听了这话,微微一楞,心里有些不高兴,说道:“这书可有些稀罕,不太容易得,林妹妹怎么会有呢?”
宝玉之所以有这话,倒也不是胡说,西厢记虽是奇书,但在当下世道,不属正统书经典籍,被归于野话俚本一类。
历来被正经士林学人轻视,表面上只有戏艺匠人,才会对西厢记津津乐道。
但是西厢文辞淳雅和韵,故事旖旎动人,自有它引人之处,那些读书人表面鄙视,背地里乐此不疲,也并不奇怪。
而豪门大户的女子,许多都是识文断字,对西厢之类的情爱故事,更是颇为着迷,深宅无趣,寻来阅读,都是常事。
因此,在正经的书铺里,西厢虽不明摆着发卖,但各家都备有存货。
而且凡会买西厢的顾客,不管戏艺大家,还是富家千金,都是不差银钱之人,导致此类书籍洛阳纸贵,价钱不低,常常一书难寻。
宝玉这套西厢,也是让茗烟花了许多功夫得到的,因此才会有方才之言。
紫鹃是黛玉的贴身丫鬟,自然最懂自己姑娘的所想,满心装的都是三爷,根本容不下别人。
更不用说宝玉言行荒唐可笑,虽自说为怜香惜玉,内里自己就是天王,他人都要仰其鼻息,一味迁就他才好,让人对他避之不及。
紫鹃对黛玉忠心,自然要帮她挡驾,说道:“瞧二爷这话说的,这西厢在外头稀罕,在东府却是常见的书。
原先三爷身边的龄官姑娘就有,有一回姑娘见了便借来看,三爷见姑娘喜欢,便外头买了一套送姑娘。
那书日日摆在姑娘书桌上,姑娘得闲就会拿来翻翻,再熟悉不过,所以二爷这书还是自己留着。”
宝玉听了紫鹃这话,气得脸色有些发白,内心充斥失意沮丧,只觉老天不同,差点就要大哭大叫起来。
他好不容易弄了一套西厢,本以为能借此讨黛玉欢心,没想到贾琮早就送了给林妹妹,怎么哪里都有他啊。
宝玉心中悲愤,贾琮这种禄蠹之人,就会做这等附庸风雅之事,顺这林妹妹的心思讨她欢心,当真无耻!
紫鹃见宝玉又发起呆,担心他撒泼发癫,到时罪名栽到自己头上,便急匆匆离开。
宝玉呆站在那里,自怨自艾一阵,终究放不下去见黛玉的冲动,叫住路过的一个丫鬟,让她把书送回自己院里,便去了荣庆堂。
他刚到了荣庆堂门口,想着除了西厢记之外,还有什么精致的话题,可以逗林妹妹开心,让妹妹也知道自己不比贾琮差……
守门的丫鬟见宝玉过来,连忙门口,宝玉正好听到黛玉灵秀悦耳的声音。
“我也听三哥哥说了,说舞弊案闹了不少天,眼下事情快要平息下来,月底之前必定会重新放榜。”
“外祖母就等着听喜讯,用不了多少时间,三哥哥就是正经的进士及第,多风光的一件好事。”
宝玉乍听见黛玉的声音,心中正忍不住十分陶醉,但一下就变了脸色。
林妹妹怎么也说这种混账话,这劳什子进士就这等稀罕,人人都要拿来说上一说,当真俗不可耐!
且黛玉话语中透着由衷的喜悦,甚至还有一丝隐约的自豪,让宝玉如同身陷梦魇,觉得自己一定听错了,这不是林妹妹说的话……
……
神京,推事院衙门,周君兴官廨。
自都察院御史孙守正当庭弹劾会试舞弊之举,周君兴大趁其便,在会试舞弊案侦缉之中,无往不利,嚣张跋扈,意气风发。
但最终却乐极生悲,他做梦都没想到,原本以为是软骨头的吴梁,竟然在证贡林兆和之时,愤然自尽。
吴梁之死,让周君兴在舞弊案上下的功夫,几乎付之东流,使整个舞弊案陷入尴尬局面,他不仅无功,反而有过,一下被打回原形。
事发当日,他知事态严重,只不过稍有犹豫,便慢了大理寺一步,让大理寺卿韦观繇先进宫告了刁状。
等他刚到乾阳殿时,圣上已经龙颜震怒,他在殿门口跪了二个时辰,双腿几乎失去知觉,圣上依旧不愿召见。
最后只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