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燕云十六州,风起云飞扬 (第3/3页)
但我做不了主,怕谁来都做不了主,也不敢答应,辽宋之间不可能有战马交易。”
赵倜道:“并非交易战马,只是以此做为开设榷场的条件。”
张梦迁又看了一遍使书,摇头道:“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此例不可开,不可破。”
赵倜道:“榷场是你们大安帝提出,最后定不定下来还在大安帝,若张尚书真能决定,那本王现在便带人走,你自去北面复命吧。”
张梦迁神色阴晴不定:“此……此条件不能够换一个吗?实在过于突兀,从未有过。”
赵倜道:“不过是百十来匹战马,就算是我派人在边境私下收买,也并非难事,如今提到书上,乃是我陛下英明,不想破两国商规。”
“百十来匹,私下收卖……”张梦迁深吸一口气:“燕王,我刚才托大,此事确实做不得主,还须我上奏陛下,看帝意如何。”
“好,那本王就在此处等几天。”赵倜笑了笑,涉及到军备,别说对方一个汉人尚书,就算是北面的宰相也拿不了主意,必须耶律洪基开口,跑一趟上京却是不可避免的。
“我现在就回析津府写奏折,派人快马呈去上京。”说着张梦迁起身便要出门。
赵倜道:“张尚书且慢。”
张梦迁疑惑道:“燕王还有什么指教?”
赵倜道:“我朝皇帝给大安帝准备了样小礼物,还请带去同往。”
张梦迁纳闷道:“礼物……”
赵倜向身后示意,韦寒沉拿出一只盒子来,里面是一套上古八骏的玉雕,拳头大小,极为精美,马眼以罕见宝石镶嵌,光芒闪耀。
张梦迁顿时目瞪口呆:“这等宝贝……”
赵倜不动神色,哪怕这些年辽国一直在模仿汉学构造汉物,自称继承唐统,写诗填词,作花样文章,但对精巧制工,瓷器纺织等传统汉工,却连门都没摸到。
这一套玉马在大宋宫里只算是平常之物,但在辽国便称得上宝贝了。
“张尚书且要注意,告诫送信之人谨慎,此物写在国书之上,若路途有所闪失,本王可概不负责。”
“燕王放心,这等宝物怎敢有丝毫差池。”他说着不敢交给随从,自己小心翼翼捧着向门外走去。
看对方一行人出门,赵倜也站起身形:“回去那边吧。”
这大厅乃双方议事之处,至于宋辽各自处理公务却不在这里。
到了大宋那边的房舍,榷场措置官已经摆下酒席,吃罢到了下午。
赵倜带着周侗等人去外面走动,只看此刻秋高气爽,四周旷达,燕云之地,自古壮阔。
顺着边境线走出极远,赵倜默默无语,直至傍晚方才返回。
再用了些酒菜,然后练功,亥牌时分安歇。
时至午夜,外面明月当空,白光洒人间,就看辽境那边有几匹骏马驰行过来。
这几匹马都是战马,高壮沉稳,并未发出太大声音,在距离榷场不远的地方停下。
为首马上端坐着一名少女,身形窈窕,轻纱蒙面,一双眸子明亮似月。
她望向榷场,面纱之下露出一抹笑意,低声自语:“在东京把我追得好苦,又将我苦心经营布下的谍子全部摧毁,居然还敢来大辽出使?”
后面一名侍女疑惑道:“公主,可是有事吩咐?”
少女道:“没事,过来看看宋国的燕王,此刻就在榷场之内。”
“宋国燕王?”侍女惊讶道:“宋国的亲王来边境干什么?”
少女声音轻柔地道:“陛下想要增开五座榷场,宋帝派他出使,不久之后应该前往上京。”
“公主认得他吗?”侍女好奇道。
少女点了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眼中现出很认真的思索之色,轻声道:“去上京不就认得了?”
京畿路,夜色茫茫,一名蓝衫中年文士正在月下掠走。
他身形快到似有似无,月光中影子好似换位一般,明明看着便在这里,下一刻却出现在了远处。
天明之时,他来到东京城前,城门刚刚开放,不少人出入,挑担推车,满载果菜,忙忙碌碌,一日繁华即将开始。
蓝衫中年文士背负双手,看着这座当世第一大城,脸上神色无喜无忧。
(今天去医院了,回来有些晚,欠的明后天补上,谢谢大家,这段字不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