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 > 第136章 燕云十六州,风起云飞扬

第136章 燕云十六州,风起云飞扬

    第136章 燕云十六州,风起云飞扬 (第2/3页)

,不服明天可以再来打过。”

    契丹军兵里一人道:“你是谁?有何本领定下规矩?”

    “我有何本领?”赵倜嘴角扬了扬,对旁边周侗道:“拿弓箭来。”

    周侗急忙递过宝雕弓白翎箭,赵倜抽出三支白羽,一起搭在弓弦之上。

    契丹人见状不由大惊,刚才的军兵喊道:“你都说了争斗不能用兵器,怎么还……”

    赵倜摇头一笑,羽箭直指青石井,就听“嘎吱吱”动静,弓挽如满月,瞬间白光便如流星一般齐发出去。

    “砰”地一声炸响,根本不分先后,三支羽箭全部射入了青石棱内,入里几乎一半还多。

    契丹军兵和那些商户百姓立时脸色大变,石棱乃是青石棱角交接处,极为严实紧密,平常就算用刀划都不容易划开,更别说拿箭射进去了,而且还没入这么深。

    苏轼在旁脸色震惊,开口道:“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赵倜望着契丹军兵:“我立规矩,自然有立规矩的本事,你们若能,也可立下规矩。”

    契丹军兵面面相觑,刚才那军兵道:“你这宋人好本领,我们确实不能,既然你有本事立下规矩,我们遵守便是。”

    赵倜微微一笑,军中立规,看的就是本事大小,拳头大的说了算,且不同于江湖,看的是枪马娴熟,战场武艺。

    他勒转缰绳,掉头往那边榷场行去,后面队伍跟上,苏轼道:“殿下这般本领,真叫下官心生佩服。”

    赵倜道:“子瞻所作的江城子一词中,不也是亲射虎,射天狼吗。”

    苏轼道:“惭愧,下官虽然也能骑射,却哪有殿下威武。”

    赵倜瞅他一眼:“不过本王文才不成,没子瞻你名播天下啊。”

    苏轼闻言脸上出现一丝谦逊,心中却暗想,对方确实没有什么文声,以前在朝时听说这位不爱读书,宫内几乎不学文章,却是可惜了。

    他道:“哪里,哪里,殿下实在是过奖了。”

    赵倜看他表情,知其心中所想,不由微微一笑。

    这时到了榷场前面,因为提早便有军兵过来通报,不少人在场外迎接。

    只见辽国那边为首的是个四五十岁一脸严肃的中年人,此刻开口道:“可是宋国燕王当面?”

    辽国官制分南北,两边官员名称基本相同,但南面官主要维持管理汉地事务,对国策影响有限。

    这边汉官多主操政事,契丹官少,但多管军务,眼前这人乃是南面官的礼部尚书,叫做张梦迁。

    赵倜点头下了马,张梦迁道:“还请燕王里面说话。”

    来之前赵倜专门查看了辽国南面官的资料,这张梦迁乃是幽州出生的汉人,随后读书科举入辽朝做官,一辈子都没去往过大宋。

    赵倜道:“张尚书来几日了?”

    张梦迁神情颇为谨慎,道:“已有三日,时刻等待燕王使团。”

    赵倜道:“除了张尚书外,可有旁人一起商谈?”

    张梦迁道:“这个……榷场之事,我便可以做主。”

    赵倜摇了摇头:“只怕张尚书做不得主啊。”

    此时进入榷场里面,四周木栅围着,圈出好大一块地方,中间道路,两旁分出宋商和辽商,两国商人相对开设商铺摆放摊位。

    宋辽在榷场各有官员管理,其中最大商铺都属朝廷所有,而购买对面货物,也是朝廷具有优先权利。

    榷场商人交易双方不能直接接触,由官牙从中斡旋,需要缴纳支付牙税。

    这时两侧客人很多,不少官牙跑来跑去,生意十分兴隆。

    半晌之后,走入最里面的官舍,待坐定奉来了茶水,张梦迁道:“燕王,我国陛下已经将圣旨下到南面中书省,指定我可全权决定此事,大凡条件,都可以商谈,我能够定夺。”

    赵倜喝了一口茶:“本王看你定夺不了,就是你们南面的宰相都定不了。”

    张梦迁面色隐隐露出不愉:“燕王这是何意?莫非怀疑我无此权利?”

    赵倜摇了摇头,示意黄裳拿出使书,张梦迁打开观看,不由神情一变:“这……这怕是不行。”

    “我就说张尚书做不了主。”赵倜淡淡道。

    张梦迁紧皱眉头:“自辽宋开设榷场以来,从未言过马匹之事,这番为何写入其中?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