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二十五章 救命稻草

第二十五章 救命稻草

    第二十五章 救命稻草 (第2/3页)

我距离潼关不到二百里,最晚大后天早上肯定能到,不过我会加紧赶路,争取在后天晚上到,只要史料里的日子没记错,应该赶得及。”

    小朱棣四下扫视,远处北风萧瑟,地平线上行人少得可怜,偶尔有炊烟升起,亦是飘飘散散,形单影只。

    “好,注意你自己的安全就是了。”

    老朱叮嘱道:“切记,这大明亡了就亡了,父亲再带你建一次大明。但你若是有什么意外,为父可就追悔莫及,明白吗?”

    “是,孩儿必定以自身安全为主。”

    小朱棣应了声,随后切断了通话,看向身后的将士们。

    他只带了八百人。

    但足够了。

    不过这些天的赶路大家还是很疲惫。

    老朱治下的明初士兵素质还是相当过硬,史料记载,南京的京营官军每天都要跑操、拉练、骑马、射击等训练。

    像小朱棣他们的军事训练也是跟着他们进行,天天都要跑十几公里,骑马绕着南京城。

    如此才练出了老朱的儿子们相当过硬的军事水平。

    再加上最近两年,洪武朝的大明正处于飞速上升阶段,食物管够,将士们吃得越来越好,饷银也越来越高,身体素质自然也是提升很快。

    一秒跑八米是一秒的极限,不是士兵们的极限。在这样的恩情下,驱使着士兵们能保持每天几十公里的高强度急行军。

    只是人毕竟是肉做的,不是钢铁。再有意志力支撑还是会累,因而士兵们脸上的疲惫之色还是非常明显。

    见此小朱棣对身边的李文忠道:“保尔哥,传令下去,今夜连夜赶路,我们离华阴已经不足百里,到华阴后休整一日再前往潼关。”

    “嗯。”

    李文忠随即拿起对讲机,给各旗小旗说道:“各旗注意,燕王有令,今夜加紧行军,再有数十里就到华阴了,明日在华阴休整一日,大家好好睡一觉,养养精神,一天都不用赶路了。”

    “是!”

    各旗小旗们顿时精神一振,把命令传达下去。

    虽然李文忠编造了谎话,说不到数十里,实际上还有50多公里路程,但士兵们哪知道?

    现在大家一直紧绷着。

    每天就睡不到四个时辰,准确来说是七个小时左右,其余十七个小时,连吃饭都在马上,只有每过两个时辰有那么半刻钟的时间用来休息和上厕所。

    一路上倒不是快马疾驰,可哪怕是缓步慢行,拖拽着那么多三轮车和物资,马儿都有点受不了,已经累死好几匹体弱的马了。

    因此将士们不仅身体累,精神上也很疲惫,急需要一天的时间好好休息。

    眼下李文忠搞了一招望梅止渴,让将士们有了盼头,就希望到了华阴能好好睡一觉,因而一个个倒是振作起来,继续加紧前行。

    路途十分遥远。

    等到了华州,总算是能见到一些人烟。

    然而看到忽然出现的陌生队伍,百姓们十分警惕,都远远地观望不敢靠近。

    眼下关中能抽调的士兵都已经抽调走了,壮丁要么跟着李自成当反贼,要么被官府征了劳役当官兵,剩下的基本上都是老弱妇孺,艰难苦苦挣扎求生存。

    小朱棣甚至路上看到了很饥饿困顿处于生死边缘的百姓,还有官府穿梭于乡间,四处为前线征集粮草,百姓苦不堪言。

    他见到这种情况,最多也就是驱散官兵,却也是无能为力。

    没有石碑的穿梭功能,无法带粮食过来,就解决不了燃眉之急,因此他也只能继续闷头赶路,早点平定天下动荡,百姓才能尽快恢复安宁。

    翌日,小朱棣到了华阴,此时已经是中午,今天将士们都没睡,跑了一个通宵,累得人困马乏,状态非常差。

    他们在原地休整一日,到了十月初五再次启程,向着潼关的方向狂飙。

    此刻潼关内,孙传庭的情况很糟糕。

    汝州之战明军惨败,四万主力部队被击溃全歼,死伤惨重,退回到潼关的只有高杰部以及白广恩两部加起来一万多人。

    而李自成这个时候势力已经非常大,拥众四十多万,其中甚至还有数万骑兵,可以说是兵强马壮。

    虽然潼关地势险要,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西岳华山。

    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素有“人间路止潼关险”的说法。

    但兵力太少难以控制住要害,加上李自成有火炮部队,对于孙传庭的防守压力还是非常大。

    最主要的是还是高杰与白广恩不和。

    为此孙传庭只能令高杰驻守城关南,白广恩驻守东南禁谷,扼制要害,静等李自成来袭。

    十月初三李自成到了潼关外,对关南展开猛烈进攻,白广恩在禁谷中本可以袭击李自成偏师,却一直以固守为主。

    孙传庭非常生气,不断派人催促白广恩出击,可白广恩借口他也被贼军包围,以至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