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苍龙俯瞰人间 (第3/3页)
己与左良玉灭了长沙的朱元璋,收复长沙,再兵合一处,南下配合宝庆的李乾德,以及在广西的孔希贵,对张献忠展开合围。
如今听到左良玉轻松攻破湘阴,兵临长沙城下,吕大器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欣然带着自己的部队浩浩荡荡前往长沙。
四日后,吕大器率部自袁州,也就是宜春至萍乡过醴陵、株洲,最终到了长沙城南四十里外的暮云镇。
他正打算派人前往长沙查探一番,没想到左良玉已经得知消息,亲自赶赴过来。
左良玉说他已经攻下了长沙,还带来了大量的粮草军需。
说是缴获的战利品。
对于左良玉能那么快攻下长沙吕大器并不意外。
毕竟消息显示长沙的敌人并不多,只有寥寥几千人而已,若这还打不下,那左良玉也该死了。
但带那么多粮草过来,吕大器却是受宠若惊。
虽说大明文官地位比武将高太多。
可明末时期,像这种手握大量军队的军头地位就截然不同。
包括吕大器、袁继咸等人对他往往都是拉拢为主。
崇祯敢杀贺人龙、袁崇焕、熊文灿等人,却不敢对左良玉下手,根源就在于此。
因此面对左良玉的示好,吕大器还是有些惊讶。
不过他并未怀疑。
以为眼看要灭张献忠在即,左良玉的后台侯恂被下狱,他希望朝堂上有人能够帮他说说话,以此示好也是合情合理。
为此吕大器还对部将刘天驷、郭云凤等人感慨说“国家危急存亡之际,能有这般识大体,良玉看来非传闻中那般骄亢自恣,想来侯若谷也有救矣。”
送了物资之后,左良玉对吕大器建议,现在张献忠在南面虎视眈眈,他的部队已经全部入驻长沙,城内人实在是太多了,根本驻扎不下,不如把卫所部队留下来防备张献忠,率领精锐先去长沙议事,等上奏了朝廷之后,再南下进军讨伐张献忠。
吕大器觉得有道理,于是让郭云凤等人安置好卫所营,在暮云安营扎寨,自己则与刘天驷率领着精锐士卒跟左良玉前往长沙。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远处巍峨高大的长沙城墙已经若隐若现。
正是晚秋初冬时节。
长沙在后世只有两季,夏天和冬天。
而且夏天的时间很长,从晚春到秋末,阳历十月十一月的时候二三十度高温也是常有的事情。
不过明末正是小冰河时期,晚秋的时候开始降温,最近两日白天从二十多度迅速下降到十多度,眼瞅着马上就要入冬,估摸着降到十度以下也是有可能。
迎着呼啸而来的北风,今年45岁的吕大器不由自主地紧了紧衣裳,骑在马背上对旁边的左良玉道:“昆山,要入冬了,等收复了长沙,向陛下传达了这喜讯,也该要些冬衣。”
“总督放心,今年咱们的将士饿不着也冻不着。”
看着远处越来越近的长沙城,左良玉笑了笑。
“哦?”
吕大器纳闷道:“莫非此趟昆山所获颇丰?”
“是很丰盛,总督没见到,那成山一般的粮草,大件大件的棉衣,现在我部下再也无需担心饿肚子了。”
左良玉双手夸张地比划了一下,就像是真有粮食堆砌得山那么高一样。
吕大器惊讶道:“看来张献忠把辎重全放在长沙了,为长沙那冒充太祖的贼獠所得,如今尽归了昆山所有。难怪张献忠盘桓南面,原来是粮草不济。”
说着他又叹道:“若是如此,那我们就要加紧行动了。今献贼没了粮草,必然会大肆在南面掠夺,百姓疾苦,如果不能及早出兵,恐怕岭南岭北之地,就要沦为一片废墟。”
“无妨,有太祖在,献贼翻不起什么风浪。”
左良玉平静地说道。
长沙城已经近在咫尺,他们已经能够看到城墙上的大明旗帜。
不远处的南城门口处,一队队卫兵笔直站立。
吕大器正准备点头应和,忽然察觉到不对,扭过头愕然地看向左良玉道:“你说什么?”
“我说有太祖陛下在,献贼翻不起什么风浪。”
左良玉翻身下马,向着城池上方单膝下跪道:“太祖陛下,臣带吕大器来了。”
吕大器骇然抬起头。
就看到城墙上一六旬左右穿龙袍老者,负手而立,低头看着下方,宛如苍龙俯瞰人间,充满了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