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苍龙俯瞰人间 (第2/3页)
”
左良玉长舒了一口气,倒退着出了营帐。
虽说基本上被解除兵权。
然而这可是跟着太祖他老人家混啊。
即便不是太祖亲自率领,那也是跟着宋国公冯胜。
冯胜跟徐达李文忠他们比肯定是差了些,然而那也是明初武将勋贵排名前几的大人物。
能作为他的部属,就如同穿越到抗战,虽没跟着教员,却跟在了一位开国元帅手下,何止是三生有幸,简直是祖坟冒青烟。
因而左良玉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甚至觉得很幸运,急匆匆回去,听从老朱的安排,开始拆分自己的部队。
接下来几日,二十万流民营被刘熙祚和周二南安置在了长沙周边,原地建造房屋,开垦荒地,从湘江引水,准备来年耕作。
一堆堆粮食送了过去,原本面黄肌瘦,跟着左良玉只能勉强饿不死的流民们都疯了。
这明末乱世,除了江南乡绅富豪以外,很多北方的地主也都没有了余粮,能在这种时候给出那么多粮食,用再生父母来说也不为过。
而且少有人知的是,后世我们彻底解决温饱,实际上就是从90年代后期开始,差不多一两代人的事。
70、80年代饥饿还笼罩在我国头顶。
古代自然就更可怕。
一场席卷全国的天灾能令人口下降好几倍。
其中的残酷性是后世人体会不出来的,哪怕是史书,也只会记载一句——“某地旱,人食人”。
明末乱世人不如犬,很多人都已经处于饿死的边缘,一天吃到的食物非常少。
如果这个时候能给他们粮食活命,别说当牛做马毫无尊严,就算是你要他们的妻女,恐怕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刘熙祚和周二南征召大量胥吏维持秩序,在城外先熬粥养民,随后慢慢增加口粮,把流民们养起来。
同时他们大力宣传太祖陛下下凡拯救世人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现在别说太祖下凡,就算是说玉皇大帝下凡这二十多万流民百姓都信。
一时间家家户户供上太祖灵位,每天向老朱牌位磕头感谢的络绎不绝,让得知这个消息的老朱倒是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他也没说什么。
毕竟在这个时空他都死了二百多年了,百姓们供上灵位香火,也有助于神化自己,何乐而不为。
两日后,吕大器那边接到了左良玉的书信,左良玉告诉他自己已经攻下了湘阴,现在正在准备包围长沙,请他一起过去。
得知这事,吕大器毫不怀疑,率领着麾下人马匆匆往长沙赶。
此时张献忠为了放吕大器跟左良玉先对付长沙的老朱,把人马都退往了湖南南部地区,差不多是后世衡阳、邵阳、永州、郴州等地。
他的主力部队在衡州府以及茶陵州,也就是衡阳与攸县地区,将萍乡通道让出来,坐山观虎斗。
攸县处于交通要道,北上能至醴陵,东扼守江右,西兵临株洲长沙,可以说如果吕大器左良玉在进攻长沙的时候陷入焦灼,他随时能背后偷袭。
事情顺利的话不仅可以消灭吕大器左良玉,收复长沙,还能继续进军江西,坐拥湖南、广州以及江西三地,威胁江南。
吕大器何尝不知道这一点。
但张献忠这是个阳谋,你没办法破解。
在帝制时期,左良玉和吕大器旁边出现了一个自称崇祯他太太爷爷的人,还是开国太祖。
如果没有立即解决掉,暴怒的崇祯一定会把吕大器弄死。
所以吕大器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不过他倒并不悲观。
毕竟在他看来,长沙的朱元璋部队人少。
虽然他自己的可战之兵也就几千人,加上左良玉的部队精锐明军数量不到四万,但打个流寇绰绰有余。
与左良玉不同的是,吕大器的部队并非私兵,而是他担任江西、湖广、应天、安庆总督,从江南、江西等地调来的兵马。
精锐士卒很少,其中大部分都是地方卫所士卒,明末卫所早就糜烂,这些士卒跟流民也没什么区别,总人数有七八万之多,但实际精锐战兵才四五千。
因而面对张献忠还是非常吃力,需要左良玉打配合才行。
但打个长沙小流寇他觉得问题不大。
在吕大器看来,张献忠虽坐山观虎,实际上却是错失良机。
等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