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五十八章 大明如火如荼

第五十八章 大明如火如荼

    第五十八章 大明如火如荼 (第1/3页)

    朱云峰表示。

    穿越者还真是不容易啊。

    如果穿越成皇帝,要与臣子勾心斗角,再苦心经营江山。

    如果穿越成臣子,要一边跟皇帝勾心斗角,一边跟同僚斗法,还得干好本职,累死累活。

    如果穿越成反贼,那更惨。

    要四处打仗,死里求存,最后辛辛苦苦大半辈子,终于当了皇帝,又要好好治理天下。

    反观自己。

    同样是穿越。

    整点物资送到大明,就换来数不尽的金银。

    在现代买上了豪宅豪车,资产数百亿,过上了富贵生活。

    在大明也是地位崇高的吴王殿下,走路上都有不知道多少小姑娘抛媚眼。

    唉。

    可惜了好兄弟赵骏。

    他要是在的话,跟着自己享受荣华富贵岂不美哉?

    朱云峰回忆起当年与好兄弟的点点滴滴,不由得潸然尿下,狠狠地多吃了几口鸡腿,缅怀自己的好兄弟。

    而就在朱云峰季赫和朱棣三人每天过着四处潇洒,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的时候。

    大明太子朱标则开启了他忙碌的一年。

    得益于朱云峰从现代带来良种、化肥、农药以及农家沤肥技术,大明的粮食产量节节攀升,呈现出了飞跃式的进步。

    但粮食够吃不代表富裕。

    粮食是维持生存的基本,饿不死,可全国95%以上的百姓都处于贫困状态,根本谈不上生活优渥。

    虽然即便是这样在古代也可以称之为盛世,甚至比历朝历代盛世都强。

    因为现在大明是真饿不死人。

    如今大明的粮食产量翻了两三倍是什么概念?

    原本满足于一两亿人口的粮食产量,忽然变得能满足四五亿人的需求。

    人均粮食占有量翻了好几番,且不只是一年如此,而是年年如此,堆积如山的粮食只会越来越多。

    为此朝廷建立了许多福利机制,比如给贫困和孤寡老人儿童发放米面粮食,建立孤儿院、养老院,又大幅度购置粮食放置在各地仓库用于赈灾。

    百姓就算想饿死,官府都得硬把粮食塞你嘴里。

    所以相比于历朝历代那些即便国力强盛,却也依旧有饿死现象的盛世来说,眼下大明这个洪武盛世,已经非常厉害,堪称古代最强盛世。

    然而以老朱的野心,自然不可能止步于此。

    目前正在推行的政策有许多,包括改稻为桑,推广桑树、棉花、芝麻、甘蔗、甜菜等经济作物,加强经济发展。

    还有派出使者前往东南亚,建立宗藩关系的同时,也要求当地开通商业港口,互通有无。

    另外就是建立蒸汽机制造厂,打造蒸汽火车、蒸汽轮船、蒸汽纺织机以及缝纫机,建立基础制造业。

    在主要动力发明,大明确实在进行电气化发展。

    但蒸汽机还是不可或缺,比如远洋轮船,光靠从现代搞发动机过来烧柴油肯定不行。

    保留军舰用发动机加柴油的组合,是为了保证续航与动力。

    可这样成本太昂贵了,每次都得从现代输入大量柴油,一吨一桶的柴油朱云峰和季赫开叉车都得搬很久,费时费力非常麻烦。

    现在朱云峰和季赫朱棣三个人,除了每天玩,就是在送东西,连找女朋友的时间都没有。

    怎么想这都是老朱的错。

    因而蒸汽机与电动力同时发展,才是硬道理。

    在这样的基础下,大明对内积极发展农业、经济、工业、教育。

    对外亮亮拳头,保证宗藩体系与外贸体系,在沿海地带,比如杭州、泉州、广州等地开通商业口岸。

    国内建设如火如荼。

    而老朱却不怎么管这些了。

    因为他与朱标进行过约定。

    只要帮他解决了胡惟庸,就把治理政务交给朱标。

    老朱自己则主要把精力放在军事以及内务上。

    如查贪官污吏,远程指挥南方各地军队,打打蛮夷,平定一下西南叛乱之类。

    现在包括湖南、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海南等地区,还有很多少数民族栖息地。

    有明一朝都通过羁縻统治来管理,在当地设立土司,一直到清朝才改土归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