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四十八章 于烟火中绽放鲜血

第四十八章 于烟火中绽放鲜血

    第四十八章 于烟火中绽放鲜血 (第1/3页)

    “什么?明军居然来袭?”

    翌日清晨。

    金山,北元太尉纳哈出营帐内。

    得知明军忽然出塞,趁风雪之际偷袭他,纳哈出非常惊讶。

    要知道辽东苦寒之地,又是冬季,明军所处的沈阳、广宁等地,已经是非常寒冷。

    而更北的金山,比南面的沈阳广宁等地更冷,积雪漫过脚踝,人踩在上面会立即陷进去一个大坑。

    难道明军不怕冷的吗?

    “是的。”

    斥候答道:“我们往南巡视,远远地看到明军正在安营扎寨,预计明日就能抵达金山。”

    “有多少人?”

    “我们数了帐篷,至少有七八万之众。”

    “七八万吗?”

    纳哈出沉吟思索,左右部将乃剌吾、观童、探马赤等人看着他。

    观童说道:“太尉,明军来势汹汹,我们或许应该避其锋芒,现在把部落迁徙到松花河去,应该就能安然无恙。”

    纳哈出还没有说话,乃剌吾就忙道:“不可啊太尉,越往北越寒冷,牛羊就越难以寻到草吃,且明军迫近,我们来不及把储存的干草带走,会饿死很多牛羊。”

    “唔”

    纳哈出面露迟疑之色。

    蒙古人虽然已经有了封建帝制,但在草原上依旧还是以部落为主。

    各部落以黄金家族为尊,奉元帝为主,听从差遣。

    然而本部落的牛羊、人口都归于部落主。

    纳哈出作为辽东地区最大的蒙古人部落领主,周边草场以及其余小部落都归属于他。

    此时的金山牧场已经是最好的牧场,北面是科尔沁夏牧场,草料丰富。南面靠近广宁沈阳的是科尔沁冬牧场,冬天牛羊也有干草吃。

    相比之下越往北条件就越差,虽然在松花河畔他还有自己的部落,有他的部将以及妻儿在那边管辖。

    但金山牧场总人口十多万,牛羊马匹上百万。

    这么多人和牲畜张嘴要吃,以那边的寒冷情况,根本维系不了部落的生存与发展。

    所以往北迁徙确实不是好办法。

    更何况明军已经迫近,即便迁徙也已经来不及了。

    想到这里,纳哈出点点头道:“不错,确实不能走,唯有死战了。”

    “那我们据守金山?”

    探马赤试探性问道。

    “不。”

    纳哈出摇摇头:“明军来袭,必然是想趁大雪,以为我们放松警惕的时候突袭金山。他们必然想不到我们已经发现了他们,我们迎头痛击,当一举击溃明军!”

    众人面面相觑。

    如果是前些年,他们还有这般的勇气。

    可这些年来,明军屡战屡胜,几次北伐,都打得他们北元丢盔弃甲,狼狈不堪。

    特别是去年朱元璋亲自领兵征讨云南以及西北大漠。

    自从得知梁王被剿灭,连大远皇帝陛下都差点被俘虏之后,他们的精气神就感觉散了很多,再也不敢主动南下入侵大明。

    因为明军的强大已经印入他们骨子里,一股不可力敌的心思涌现,就会让他们生起害怕的情绪。

    有点像是豫东战场之后的光头军,明明他们的布置、支援、装备、战斗力都没什么问题,也没有光头微操,却被粟裕吊起来打。

    一战之后,光头军的精气神都被打没了,自此淮海战场上开始光头微操,下面将士节节败退,再不敢主动进攻。

    所以这些蒙古将领听到要主动打明军,大家还是有些迟疑。

    不过纳哈出说得也没错。

    走肯定是不好走,而相比于据守,主动出击才是出路。

    毕竟一来蒙古人最擅长的就是进攻而不是防守,没必要放弃自己的长处选择自己的短处。

    二来也确实如纳哈出所说,明军还不知道他们已经被发现,眼下肯定没有警惕,他们主动出击,必然可以打明军一个措手不及。

    “唔”

    乃剌吾思虑后点点头道:“或许只能如此,太尉,我去吧。”

    “好,你领五万人即刻出发。”

    纳哈出立即道:“按照脚程,他们要明日才到,你现在去的话,应该是今天晚上与他们相遇,纵使不能击败明军,也要挫其锐气。”

    “是。”

    乃剌吾应下。

    接着纳哈出又做出安排。

    令观童回女直苦屯,探马赤前往榆树,分别召集兵马,以接应乃刺吾。

    他自己则留守金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