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四十二章 先斩后奏,皇权特许!

第四十二章 先斩后奏,皇权特许!

    第四十二章 先斩后奏,皇权特许! (第3/3页)

来赎,要么被迫签订卖地协议,下场非常惨。

    毕竟这些事情可不是乡民们臆想。

    元朝灭亡才过去十来年呢,以前县里的地主老爷们就是这么干的。

    明朝建立之后,老朱通过各种手段打压地主豪强,比如那些因躲避战乱藏起来的地主,战乱结束后回到家乡,他的土地就不归属于他。

    还有调查那些开荒者的身份,发现是地主在兼并土地,把土地租给佃户,自己坐享其成,就要论罪。

    然后就是迁徙富户至应天府以及凤阳府附近。

    最后也是最狠的一招,发动百姓检举告发富户的罪行,给地主富户定罪,再把富户田地分给百姓。

    以及自己制造大案,如郭桓案中,全国中产以上破产半数。

    老朱通过种种手段,强力打击了明初的地主阶级,让地主阶级势力遭受沉重打击,极大地缓解了自元朝以来的土地兼并情况。

    然而十多年后,地主阶级也渐渐卷土重来,招式套路还是以前一样,并且屡试不爽,百姓深受其苦。

    因此百姓十分清楚其中利害关系,自然不愿意去县衙成为人家案板上的鱼肉。

    可胡家兄弟就是奔着他们的土地去,那肯定早有打算,胡永健冷笑道:“既然有人报了案,那就得过堂,可由不得你们,来人,把他们抓起来,反抗者格杀勿论!”

    “典吏老爷好大的官威。”

    就在这时,后面人群当中有人越众而出,冷笑说道:“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县尊呢。”

    “你是何人?”

    胡永健看到后面出来五六人,穿统一制服,身前绣飞鱼,腰垮绣春刀,为首的人背上还背了一杆奇怪的长筒物件。

    “锦衣卫驻遂安县小旗王大年,胡永康、胡永健,你们兄弟事发了,跟我们走一趟吧。”

    王大年懒洋洋地说道。

    眼下锦衣卫才刚成立不久,也才刚入驻全国,地方上根本不知道他们的威名。

    因而全国各地锦衣卫们也是积极搜寻情报,查找当地官吏、士绅、百姓违法犯罪的证据,层层上报到中央,以引起重视。

    如此一来,锦衣卫在皇帝面前证明自己的价值,在地方上也能树立起自己的权威,可谓是一箭双雕。

    现在正是大展身手的时候,虽然锦衣卫人少,可都是精锐士兵出身,个个底气十足。

    听到他们是锦衣卫,胡永健皱起眉头。

    他自然也听说了朝廷派锦衣卫入驻各地的事情。

    但他并不知道锦衣卫的职权,也不知道锦衣卫是做什么的,因而本能抗拒。

    “胡说八道,你们有什么权力拘捕我们?”

    胡永健怒道。

    他并不惧怕对方。

    因为明初的锦衣卫小旗、总棋是没有品级的,只有百户才是正六品。

    所以理论上来讲,对方并不是什么大官,也管不到他们。

    但王大年却向着西北方的南京拱拱手道:“这是陛下旨意,你想抗旨?”

    “我看是你们打着皇爷爷的名号在为非作歹吧。”

    胡永健可不信皇帝老子会管到他们这穷乡僻壤来,冷笑道:“待我把你们抓去县衙,县尊自然会处置尔等,上报到皇爷爷那。”

    “哦?”

    王大年乐道:“看来你们是想拒捕啊。”

    “是你们作乱。”

    胡永健摆摆手,示意身后的兄弟们把他们几个包围起来。

    人先抓了再说,到时候怎么跟县令说,县令怎么上报,那自然有他们的方式。

    王大年取下背后的拉栓步枪,瞄准了胡永健。

    胡永健一头雾水。

    对于地方县衙役来说,别说这种高端步枪,就连火铳都没见过,自然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

    下一秒。

    “砰!”

    随着一声巨响,胡永健额头出现一个血洞,睁大了眼睛,缓缓倒地。

    王大年拉拴退出子弹壳,将枪口瞄准了其余人,淡然道:“锦衣卫办的是皇差,奉的是皇命,拒捕者,杀无赦!”

    先斩后奏!

    皇权特许。

    这就是锦衣卫的办案方式!

    从今年起。

    锦衣卫的名字,也将响彻在全国各地,让大明无论是百姓还是贪官污吏,闻风丧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