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地窖里的朱元璋 > 第四十章 锦衣卫遍布全国

第四十章 锦衣卫遍布全国

    第四十章 锦衣卫遍布全国 (第1/3页)

    洪武十四年春,新年刚过,老朱就做了一些政治改革。

    首先是学永乐朝改制,把文官集团进行分化,给予内阁行政权,又改御史台为督察院,将户部调为三司,并设立锦衣卫。

    他在永乐朝待了一天,能够很清楚地看到朱棣在用了朱云峰给的那套五权分立后,他的掌控力究竟有多强。

    可以说除了他给的法理以外,朱棣在用了这套制度之后,皇权已经达到了封建时代的顶峰水准。

    虽然不知道能不能与清朝的控制力比拟,但清朝本身就是特殊情况,是由汉、满、蒙三个民族互相制衡、扶持、约束的产物。

    明朝无法做到这一点,所以这套对文官集团的极致分权,已经是相对不错。

    副作用他自然也知道。

    皇权过度集中强大,遇到厉害的君王还好,遇到愚蠢的君王那对于国家来说就是灭顶之灾。

    但朱元璋认为,现在需要的就是加强集权,集中精力办大事。皇帝要求什么,下面就能立马去办,而且办得好,没有推诿和阻碍。

    而且他也不认为在自己与朱标手里,两代君王能对国家造成灾难,即便以后可能出现问题,那也等以后再说。

    至少在他和长子掌权的这几十年里,他必须要让皇权达到顶峰,以此推行各种制度和发展。

    其次是征调民夫,规划一些国家级大工程。

    比如开挖运河、兴建水利设施、疏通各地堵塞河道,加固运河堤坝,建水泥厂、砖石厂、高炉炼铁,同时正式在河北武安县建立一家钢铁厂。

    这些其实都是朱标之前做的规划布置,此次由老朱正式实施。

    包括这个钢铁厂的成立以及选址。

    年初的时候云峰集团就在山东一家高端仪器制造厂订购了几台汽轮发电机组。

    功率为一万千瓦。

    说实话,这个功率在水力发电当中算大的,但在火力发电中不算大。

    因为我国的大型火力发电厂,一台发电机要是没有个30万千瓦功率,都不好意思叫大型火力发电厂。

    而这样的30万千瓦功率,甚至50万,100万功率的机器,大型火力发电厂往往都有好几台,甚至十多台,每小时能发几千万度电。

    所以一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至少在我国属于小打小闹,很多县城的火力发电厂都比这个多。

    但在大明就已经很了不起。

    毕竟目前大明的发电全靠朱云峰搞来的小型水力发电机。

    那发电机去年下半年搞了2台,年底的时候又弄了4台,每台功率才200千瓦,加起来都不到1000千瓦。

    而如果有台火力发电机机组,用煤炭作为动力,每小时能发一万度电。

    朱云峰采购的电弧炉都是小型电弧炉,重量也就两吨多重,一炉能产钢五到八吨左右,炼钢周期为两小时,一次炼钢耗电约240到300度,每小时120到150度。

    这意味着光这一台火力发电机机组就能供应六七十台小型电弧炉同时开工,每小时能产钢一百五十到三百多吨,一天近六千吨的产能。

    当然。

    朱云峰也没采购到那么多电弧炉,因为小型电弧炉虽然不贵,就几万块钱一台。

    但这玩意儿并不是拿来炼普通钢铁的,而是用于合成钢。

    普通钢铁都是那种几十吨,乃至数百吨重的超大型电弧炉,一次性就能产钢几百上千吨,根本不会有人用小型电弧炉炼普通钢铁。

    这次朱云峰是搞了合法手续批下来,打算在雪峰山里开炼钢厂,才买了几台大型电弧炉,再在其中夹杂了十多台小型电弧炉,以此掩人耳目,瞒天过海。

    所以火力发电机组虽然订购了几台,但只会送一台到大明,加上十多台小型电弧炉,勉强能组成一个火力发电厂以及电弧炉炼钢厂。

    一天产电一万度,产钢一千吨,还有多余的电量用于城市照明,再加上皇庄的那点水力发电,就是大明目前所有的工业。

    至于为什么选武安也简单。

    众所周知,我国钢铁产量,河北是毫无争议的老大。

    而河北两大产钢市,分别为唐山市,邯郸市。

    唐山市主要由其代管县级市迁安市,邯郸市则由其代管县级市武安市。

    因此我国钢铁产量其实就是看迁安与武安。

    光这两个县级市,2023年一个产钢3766万吨,一个3224万吨。

    与之相比,同年安徽在全国钢铁产量排名第六,广西排名第七,加起来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