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退兵的安排 (第1/3页)
“之前搜查院子的人是谁?”赵兴脸色阴沉道。
萧太后是女眷,看守的人都是在宅院外面,在没有异常,也没有得到召唤的前提下,是不能私自进入院子的。
因此并不能怪看守的人。
可那个宅院,之前赵兴可是让人严加搜查过的。
“回陛下,密道并非原本就有的,而是最近新挖的。密道通到三里外的一个空置的宅院,看守的士卒,如今正在四处搜查。”三水禀报道。
“不好!”
赵兴急道:“快派人传信去幽州城,告诉郑骏,若是萧阿速没有叛变,让他立即把萧阿速拿下来!”
“是!”三水应了一声,匆匆而去。
赵兴脸色阴沉,他一直觉得萧太后无处可去,虽然派人看守,却没有太过在意。
如今看来,他有些大意了。
萧太后逃走,逃去西夏和河湟的可能性不大。
毕竟她逃去西夏或河湟,下场未必比在大宋好多少,反而很可能下场更凄惨。
可萧太后和耶律乙辛之间,绝没有缓和的可能,萧太后为什么要逃走呢?
虽然赵旭一时间想不通萧太后为什么要逃走,可有一件事他可以确认,萧太后逃了,萧阿速肯定也会逃。
之前萧阿速带着辽国降卒,前去幽州城诈城,然后就留在了那边。
霸州到幽州城之间的那些县城,前两天才被全部打下来,赵兴也就没有急着把萧阿速给调回来。
萧阿速一个人走倒是没什么,赵旭最怕他想要带兵马走。
虽然只有几千兵马,但萧阿速想要带走,不可能瞒得过郑骏。
萧阿速若想带走兵马,要么晚上突然偷袭城门,强行逃走。
要么就只能勾结辽国那边,里应外合帮辽国破城。
“陛下!”
三水的声音打断了赵兴的思绪。
“朕吩咐的办好了?”赵兴问道。
“禀陛下,已经派人八百里加急赶往幽州城了。”
三水说完,双手捧起一封信说道:“陛下,这是伺候萧太后的侍女,在萧太后房内找到的,信上写着陛下亲启。”
赵兴接过信,之间上面写着大宋皇帝亲启。
写的是汉字,而且他认出来是萧太后的笔迹。
之前他看过萧太后写过汉字,笔迹也认得。
赵兴拆开信看完后,松了一口气。
“你若直接跟朕说,朕不仅会让你走,还会给你提供一些帮助。”赵兴一脸可惜道。
没错,是可惜。
萧太后在信中说,萧阿速在帮大宋诈开幽州城,城内守军的将领有一些投降了。
其中就有个是萧家的人。
萧家是辽国仅次于皇室的贵族,即便是耶律乙辛,也不敢把整个萧家灭门。
耶律乙辛继位后,只是动了那些和萧太后这一脉走的近的文武官员。
对于萧家其他人,只是尽可能的打压。
若只是如此,萧太后还不至于现在逃回去。
否则当初也不至于逃离辽国。
萧太后之所以现在逃走,是得知耶律乙辛被英国公算计,损失惨重。
她认为此时的耶律乙辛已经不足以镇压辽国内部的局势了。
但萧家受到了打压,需要一个主心骨。
她如今回去,就是为了稳定人心。
希望赵兴能够隐瞒她离开大宋的消息。
此时大宋已经无力和辽国继续打下去了,萧太后能回去给耶律乙辛添麻烦,赵兴自然乐意看到。
要是萧太后跟他说明,他不仅会放萧太后走,还会给萧太后提供帮助。
辽国越乱,恢复元气所需要的时间也越久,耶律乙辛反攻的时间也会被拖延。
大宋就有更多的时间消化已经占领的地盘。
可惜萧太后不相信赵兴,并没有告诉他,而是偷偷逃走了。
不过萧太后在书信最后提到,希望赵兴能够放萧阿速离开。
萧太后这么做,就是想掌控主动权。
她若是和赵兴商量,决定权就在赵兴手里。
而她离开后,大宋留下萧阿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
赵兴沉吟了一会说道:“让搜查的人停下吧,交代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