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新官路商途 > 第七百二十六章 即将现形的庞然大物

第七百二十六章 即将现形的庞然大物

    第七百二十六章 即将现形的庞然大物 (第3/3页)

盾、纠结。

    但不管怎么说,不把鸿臣、泛华、华茂等关联企业计算在内,仅以萧良个人名下的实体,蜗巢科技、星源时代与南亭集团加起来,跟郑家自然不能相提并论,但相对环泰、宏亚,已经是庞然巨物了。

    “你觉得星源时代的电池业务今年年底之前,有没有可能实现盈亏平衡?”郑仲湘抽着雪茄,微微皱着眉头,询问袁可飞他们的意见。

    袁可飞知道郑仲湘口中说“做生意不是打擂台”,但在内心深处又怎么可能真容忍萧良如此嚣张跋扈的人,爬到他的头上去?

    据公开的资料,星源时代锂电池产能扩张保持不变,今年年底累计投资将达到七十亿;要是萧良对外声称的数据不假,蜗巢科技像无底洞般,今年年底也将累计吞噬掉逾五十亿的研发经费。

    这两个数字加起来看似惊人,但要是星源时代在今年年底之前能做到盈亏平衡,那萧良这种“以亏损换市场”“技术暴力突围”的策略,就可以说大获成功。

    毕竟萧良理论上能从星视、亚马逊两支股票获得的盈利就太超额了,不仅能填平今年年底之前重筹押注锂电所形成的资金缺口,甚至还能多支持一年这种完全不讲道理的产能及技术的暴力扩张。

    真要叫萧良做成了,那他在江省的地位就稳如泰山。

    “星源时代成立之后,历次财税申报数据都是严重亏损,亏损数值跟预测也比较接近,应该是比较真实的,”

    袁可飞对星源时代还是很有研究的,做手机不可能不对电池下工夫,哪怕目前镍氢电池足够他们用了,说道,

    “星源时代引进恩益集团的液锂技术,但在生产线上有所改进,主要是尽可能的采取手工作业,降低自动化设备的占比,最大限度的降低产能投资以及设备折旧成本。不得不说,星源时代这两三年不计成本砸技术砸研发的努力,还是很有效果的,外部预测星源时代足足将液锂的综合成本降低将近百分之二十。要不是做研发积累了不少成果,也不可能这么彻底的消化从恩益引进的工艺。”

    林杰、周培薇这次都陪同郑仲湘来到秣陵,听到袁可飞的评价,都觉得很客观。

    蜗巢科技像无底洞一般吞噬资金,萧良宣称一年砸那么多资金,有人信,有人质疑。

    蜗巢科技申请的专利是多,但绝大多数都没有申请提前公开,一般都需要十八个月才正式对外公布较为详细的内容。

    萧良此时做的,除了一小部分专利要跟国外机构抢公开时间,抢专利注册权外,更多的还是防止专利内容公布后,反而提前引导国外机构进入相关领域研究。

    人造石墨等领域的专利,蜗巢科技甚至专门申请了保密专利。

    这些领域主要也是没有办法形成专利壁垒,蜗巢科技除了保证自身不被国外机构卡脖子外,也只能用这种方式,尽可能延缓国外进入这一领域进入深度研究。

    这样才能保证更长的优势时间。

    而这些也造成了外部暂时还没有办法准确评估蜗巢科技这几年,特别是这两年大力追加投入之后的成果。

    不过,蜗巢科技人员、设备投入,林杰、周培薇、袁可飞都是有目所睹。

    他们以常理推测,萧良花费这么大的代价,较好消化了三四年前从贝尔实验室以及恩益集团,引进的锂电池产品技术及相关工艺,也是正常的;这些投入的成果,也直观体现在星源时代对锂离子电池的生产线成功改造上。

    通过生产线改造,将锂离子电池的综合生产成本降低百分之二十,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成就。

    想到这里,袁可飞也是略感惋惜,继续说道:

    “可惜的是,萧良抢夺液锂市场的策略还是太激进了,可能也是他对生产线改造之后综合成本降低的预期,又或者良品率的预估过于乐观了。现在国际锂电市场还是比较透明的,星源的锂电太多手工作业环节,良品率相比日本锂电公司,还是差了一大截,出厂的质量也谈不上足够稳定,目前只能低价抢占中低端市场。恩益集团把持星源时代的主要设备及原料供应,其内部评估星源时代今年年底,锂电亏损率可能会比去年只能略降两个点。这个差不多是产能扩张与工厂管控同步推进的极限,同时也是以星源时代能较好消化恩益的先进技术为前提……”

    “也就是说,比较乐观的预测,星源时代五六年后都没有指望盈利?”韩振国问道。

    “我们还是需要考虑汇率变动,情况要复杂得多,”

    袁可飞微微蹙起眉头,从韩振国这个问题,就可以看出他对经济财务,其实并不精通,但在内地证券市场呼风唤雨,似乎也无需精通财务经济知识?

    袁可飞说道,

    “现在是人民币坚持不贬值,日本、韩元汇率却又贬得厉害,星源为了撬开日韩的市场,不得不将出口价格压得太狠。这也是星源这两年保持产能扩张速度不变,就要承受巨额亏损的关键。要不然凭借其对生产工艺的消化,对生产线成功实施改造,去年底之前可能就已经实现盈利了。所以,我们要预测星源的盈利与否,同样要将汇率变动考虑进来。如果说未来两年,日元、韩元相对人民币的汇率有所回升,那星源就有调高出口价格的机会,也就能迅速缩减亏损率,甚至盈利。还有一个变数,就是全球手机、笔记本电脑制造,正往内地转移,特别是高端部门,星源到时候供应给国内的厂商,相比日韩电池出口到国内,反过来却更有优势了,也就更容易实现盈利。”

    “天盈科技也发布公告,即将对亚马逊进行减持,”周培薇说道,“从各方面汇总的数据判断,萧良应该也是比较笃定星源时代两年能够实现盈利的,其产能扩张、研发投入以及减持证券资产,差不多都在围绕这个时间点盘算……”

    天盈科技持有亚马逊2.5%的股份,原本减持是不需要公告的,但接受亚马逊注资,彼此就有了利益关联,会被视作内幕消息的知情者,减持就会受到限制,需要提前公告具体的减持计划与用途。

    在限定的时间内,也只能减持,不能反向操作。

    此外,蜗巢新技术虽然延长对星视持股的锁定,但对其他科技股证券资产,六月往后就明显加快了减持步伐。

    鸿臣、盈投控股更是经董事会、投决会讨论,拟定了详细的减持计划,今年底之前都会一步步实施;甚至都有明确的消息传出,鸿臣、盈投控股年底之前,会彻底清空科技股资产。

    这一方面说明萧良他们确实是认为科技股行情快见顶了,但这么大规模的资金只出不入,新的流向也明确是各种产能扩张,很显然能看出萧良这些人的真正野心在哪里。

    盈投控股参与瑞安化工的增发,以推动狮山湾PX\PTA项目建设,牵手鸿臣介入怡田的投资,成立一期就高达八亿港元的科创投资基金以及星源的产能大扩张,其实都是做好承担证券资产清仓转移的准备。

    周培薇更精通财务,这些迹象还是相当明显的。

    萧良真正的意图,还是塑造一个超级产业集团,也许在推动星视通讯电子成立的时候,还是有过要跟星视走下去的想法吧?

    是看到星视投入研发的决心太不够坚决,就放弃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