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新官路商途 > 第七百二十七章 星视的分歧

第七百二十七章 星视的分歧

    第七百二十七章 星视的分歧 (第1/3页)

    袁可飞、周培薇等人都预测星源时代两三年内很可能成为萧良麾下第二家实现盈利的大型工业集团,预测萧良从这波全球科技股行情攫取的超额利润,很有可能会顺利的转换成工业资本,丁文江、韩振亚、韩振国、温骏等人心里也是百味杂陈。

    “只要怡田不存在恶意转移利润等行为,光耀资本还是不宜从怡田仓促撤资,甚至接下来还要侧重往实体产业,往新兴的实体产业多投入,”丁文江微微蹙着眉头,说道,“这方面星视要比我们有经验多了……”

    郑仲湘此行,要商议的事比较多,丁文江也没有藏着掖着,有些话就直接捅开了说。

    去年八九月份往后,香港子公司的现金耗尽,萧良除了出售南亭实业百分之十的股份外,每个月还会减持五六千万港元转回内地。

    虽然萧良很早就声称这一切是为了支撑蜗巢科技的超额研发投入——蜗巢科技是纯投入,没有办法从银行获得贷款——温骏他们却认为萧良从去年八九月份时就判断全球科技股行情快要见顶。

    当时沪深两市跟互联网挂钩的标的极为有限,而长虹电子这些科技股又刚刚经历过一轮暴炒,因此环泰、宏亚以及光耀资本就没有敢搞什么大的动作。

    没想到近一年时间来,全球科技股丝毫没有见顶的迹象,狂飚狂进不休,沪深两市也被带起一波科技股行情。

    朱鹮电子市值涨到一百五十亿,天海精工的股价也是难得上涨到每股十元,而那些跟互联网概念沾边的股票,一年多来涨幅更是高达三五倍,羡煞人也。

    即便如此,丁文江也没有特别患得患失,想着现在追加对光耀资本的注资,以光耀资本为核心加大在证券市场的操作。

    丁文江真要连这点耐心都没有,也不可能稳稳当当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了。

    丁文江这两年来,以旗下上市公司环泰国际作为主体,就算是进行资本运作实施并购,也主要是扩大、加强环泰国际购物广场、连锁便利以及五星级酒店等核心业务。

    丁文江将环泰国际的证券投资业务剥离出来,合并进光耀资本,主要目的也是方便个人能精力集中用于实体发展——这也是当时温骏对丁文江来说,最大的价值所在。

    邹志林暗中跟萧良媾和,将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是叫人痛恨,但丁文江思虑良久,还是倾向不要撤资,同时也希望光耀资本从民间募集的资金做大做强,也能更多往新兴产业倾斜。

    不管姓萧的多惹人恨,但只要想在国内发展,资本尽可能往新兴产业领域转移,丁文江还是认同的。

    近年来民间呼吁地产、金融、证券资本放开的声音,是越来越响亮,但产业资本或者说实业资本,更受国家的重视也是不容置疑的。

    想在地方上获得更强有力的影响力,在股市呼风唤雨是没有太大用处的;收买官员又必然伴随反腐或官场斗争的风险,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甚至需要考虑规避这些风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