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策论 (第2/3页)
怀念。
说来若是没有了尘大师,这两人还不一定能碰到一起,说不准刘廉早找个看得还算顺眼的家伙辅佐,出山了。
或者说得严重点,如果没有了尘大师,也许就没有许行坤的今天了,不光没有今天,现在许行坤可能已经是一杯黄土了。
“前几****还见过了尘大师,言语中告诫我需要韬光养晦,认为我进取之心太重,早晚要出事,当时我虽然应下了,但心中还有些不信,果不其然,唉,真的出事了!”许行坤叹息了一声。
这说得就是吴大用的事。
吴大用必须死,但是他的死,自己难道一点责任也没有吗?
这么说来,吴大用也是跟着他很久的老人,杀他,许行坤心中一点芥蒂没有?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而听到许行坤这一声叹,刘廉忽然沉默了,半晌,他才接口道:“若丞相说得是吴大用将军的事情,我到有些见解。”
“哦?”
……
正在许行坤喜迎刘廉时,远在他处的李胜,也在和属下商量着大事。
这个时候,傀儡皇帝朱寿已经有段时间不在李胜控制之下了,似乎起了些异样心思。
李胜因此决定敲打敲打朱寿,不过先要解决粮饷问题。
早些年,大明己经征了税,又加了好几次,李胜担心,命令一下,人心便会离自己而去。
毕竟,就在隔壁的那个许行坤可是一直在减税,从未加过的。
李胜担忧失信于天下,毕竟自己下诏只征剿饷一半,现在复征全额,有出尔反尔的隐患。
对亍李胜忧虑失信这个问题,手下谋士杨嗣说道:“无伤也,加赋出于土田,土田尽归有力家,百亩赠银三四钱,稍抑兼并耳。”
他为李胜举例,目前他们统计在册田亩数共三百多万顷,往常的税收,也不过仅占百姓产量一成罢了。便是三饷加派,算是翻了一倍,也不过是百姓收成的二成,绝非沉重得不可接受。
等天下重归太平,这些税赋自可免去。
而且此次练饷的加派,还有剿饷的复征全额,主要对象是那些地主豪强,不会对普通百姓造成什么影响,还有抑止土地兼并,贫富分化的功效。
显然的,杨嗣忽略一个问题,各地土地有肥沃贫寿,产量各不相同,统一按亩征收赋税,会造成很多悲剧。更重要的是,在册的田亩土地,有一大半是李胜麾下的功臣猛将,他们不想纳税,谁能逼着他们纳税?
最终的负担,只会转嫁到普通的自耕农身上去。
杨嗣说的赋税大部归于“有力家”,显然行不通。
李胜虽然也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