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劝进 (第2/3页)
李天骄认为那更好了,可再造一个三顾茅庐的佳话。
……
话分两头,正在许行坤等人为刘廉讨论之时,戴罪立功的吴大用正在厮杀。
吴大用身负大才,却出师未捷,后来更是被贬了一个文职,本来以为再无翻身之日了,却因为唐达复用,为他求情,加之兄长吴大维掌管火器营,位高权重,因此被许行坤同意可再领一军戴罪立功。
但因为上次和阳之战他被唐达连累,如今虽出山,性情却变得古怪、孤僻。
不过吴大用虽然性情变得古怪,但他也知道,这次领兵就是他的最后一次机会了,所以虽然年轻却很有心计的他能听从来自不同方面的意见,一路征战下来,屡战屡胜,他一路斩关夺县,接连攻克了青阳、石埭、旌德各县,势如破竹地从安徽杀入浙江,去实现许行坤先归取两浙的目标,建立一个巩固的后方。
开元元年八月八日,吴大用终于击败了当面之敌元将支歌,又破官方的苗、僚军于昌化,俘获了大批俘虏,其中很多是妇女。
女人,在征战中是很具吸引力的,俗话说得好,当兵三年,母猪变貂蝉,在很多士兵艳丽,女人,甚至超过金银珠宝。
常年转战沙场的久旷之夫们见了女人,顿生非分之想,于是在军中连续出现抢女人、**女俘的事。
这也和吴大用率领的军队中除了核心力量,大多是金陵一战的降兵有关,这些降兵已经投降,许行坤当然不能将他们坑杀,但接连战事,许行坤也很难将这些士兵全部改造过后再送上战场,因此这些士兵虽然纪律还算严明,但积年累月的习惯又哪是那么好改的,身上总有些以前当兵痞的习性。
今年不过二十的年轻将军吴大用虽然杀了几个违反军纪者,效果并不明显,仍有铤而走险的人以身试法。
此事也是因为吴大用太年轻了,若是换王和在此,只需略施小计便能解决这个问题。甚至仅仅凭王和的威名就能压服这些兵痞。
但吴大用在军中阅历并不算深厚,经历此事也少,想不出好办法,思忖再三,使出一个快刀斩乱麻、一劳永逸的绝招。
这天,受吴大用指令,俘虏的女人全都集中到万年街校场上,用绳子拴了一大串。
吴大用率一批将校骑马而来。
吴大用身旁有一个文人模样的人,他叫胡守和,二十七八岁年纪,他指着被看管着的年轻女子,悄声对吴大用说:“将军,我方才粗粗地看了一下,这群女子当中还真有几个有姿色的,你应当挑几个给你丞相送去,也许可令丞相开颜。”
吴大用很摇摇头:“丞相是要做大事的人,一颗杀心无比坚定,他既然在军中下了严令,就不会以身试法,若是我送女子过去,那是惹祸上身。”
“也是。”胡守和眨了眨眼没再敢将原来想说的话说出来。
他本来还想劝小将军留几个在身边,侍奉起居,比那些大兵要周到细致些,现在看看,这话也不用提了。
吴大用斜了胡守和一眼,问:“将士们是不是对女人也都有兴趣呀?”
胡守和笑笑发表见解说,这是不言而喻的。金钱,美女,是人人所好啊。若能体贴下属,他们会生感激之情,战场上会更加不惜性命。
“是吗?”吴大用冷笑一声,说,人人贪图美色、金钱,还有心思打仗吗?
胡守和的聪明在于他会察言观色。他从吴大用眼里看到了隐隐的杀机。胡守和心里一动,试探着凑过去小声献计,如果不想让将士分享美色,便该一律杀掉,以绝不轨之心。
这句话说到吴大用心里去了,他很欣赏地看了胡守和一眼,他平时只知这个充当文书的读书人学问不错,没想到治军也有成谋在胸,而且会使杀手锏。
吴大用面对将士大声说:“听本帅号令,把掳来的年轻女子全部斩绝,辎重全部烧掉!”
众将士皆愕然,那些年轻女人一听,一齐大哭求饶。
只有胡守和暗自庆幸,他分毫不差地把对了小将军的脉。
军中副将名叫王志勇,是王和亲戚,性子温厚,被王和赞过可堪大用,他一听吴大用竟然下了如此丧心病狂的命令,急忙过来劝吴大用,千万不能这样,理由是丞相向来是以宽大为怀,连降卒都不忍心杀,何况手无寸铁的女人!王志勇是王和派来跟吴大用的,他是事实上的监军,又是另一种关系上的监护人,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引导初出茅庐的小将走正路。
“将军,我知道你因为害怕军士染上骄奢淫逸之风,但此事实在太过,这些年轻女子何其无辜,不过是因为有军士欺凌他们,你就要将这些女子全部杀害,有违正道,若是让丞相知晓,定会勃然大怒。”
小小年纪的吴大用却不听劝告,依然不收回成命:“不过是一群蒙古人女子,听好,马上执行。”
王志勇听到这话火冒三丈,怒视吴大用道:“姓吴的,你听听你说的是人话吗?不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