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权色生香 > 第六十八章 战报(二更)

第六十八章 战报(二更)

    第六十八章 战报(二更) (第3/3页)

实在太紧张。

    最大的变化其实是人数,与当初不同,如今在校场上,杀声震天,万人同时操练,其震撼程度当然非同凡响。

    同时许行坤还向唐达下达了最新的指令,他要在军户当中实行新制度。

    编组以旗为单位,设小旗,十旗为总,设总旗,十总为百户,设百户长。这种制度建立后,以联保连坐,一家通贼买,九家举,若不举,十家连坐罪。不得不说,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清除隐藏在人群中的各种奸细。

    这其实就是军户的编制制度,但是自起义以来,各种军制层出不穷,颇为混乱,经过许行坤再三考虑,最后还是决定采用这种军户制度。

    随后许行坤又去看了看滁州城正在设立的几个工厂,特别是火药厂,这是许行坤现阶段最为关注的。

    自三月起,滁州城逐步建立起各种工厂,如铁厂、被服厂、木厂。这些工厂都位于滁州城的郊外,东南几个方向。

    这些作坊大多是一个雏形,如今由吴大维主理,但为防止他一人坐大,许行坤经过挑拣,还从原先的匠户中提拔了两个副手。他们分别是老匠吴茂森与中年人李良恒。这两人有经验,有才能,吴茂森经验丰富,做事稳重,李良恒手艺精湛,还时不时有很多奇思妙想,两人正好互补。

    再加上吴大维,工厂的设立情况还是很令人欣慰的。只是各厂新设,人手不足,劳力缺乏,工匠分工不易,这些问题,都暴露了出来。

    特别是工匠,滁州城颇为不足。滁州城原有工匠七百来人,有打制军器的,也有打制民器的。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工人。

    这些工人本来也是是够需求的,但是许行坤在滁州城附近开矿,带走了三百人,如此一来,加之修路又带走了一大半的铁厂技师,还有两百来个工人,如此一来,铁厂人手便不足了。

    还有分工问题,这个想到铁厂,那个想到木厂,更不用说,吴大维三个各管一摊,吴大维地位最高,其余二人不是很敢与他抢人。但那二人,可就是明争暗抢了,个个都在大力拉拢那些技艺娴熟的工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