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隆万盛世 > 1330麻烦

1330麻烦

    1330麻烦 (第3/3页)

“善贷,其实你的想法我明白,都是为了朝廷好,只是这里面风险有点大,所以内廷商议后,娘娘拍板等叔大回来,还要听听他的意见,倒不是对你的盘算全盘否定。

    你这次的筹划,赌性太大,一个不好就会闹出大乱子。

    太后对其他的不关心,就是关心蒙古实力的壮大。

    等半月,叔大回来看看他的意见,我会在娘娘面前为你说话的。”

    好吧,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冯保打个巴掌给颗甜枣,反正没有大包大揽,只说会帮他说话。

    “那对蒙古俺答汗家族那些王子的分封呢?”

    魏广德小声问道。

    “这自然是极好的,只不过娘娘担心那只是我们一厢情愿。

    毕竟塞外苦寒,那帮人一刻也不会忘记我大明的大好河山。

    真有了实力,逮个机会可不就兵合一处南下了,他们可未必真会按你想的,在草原上斗来斗去,只为了争一个‘可汗’的虚名。”

    冯保答道。

    魏广德笑笑,只是说道:“可只要我大明官军战力起来了,他们就算想向南看,他们也得有这个实力才行。”

    “弄到银子,按照戚继光那套编练出新兵营,想来娘娘们就可以放心了。”

    冯保知道魏广德心里还是有点不舒服,于是说道。

    “银子,我也知道重要,可那那么容易弄。”

    听到又提起银子,魏广德心里就叹气,大明朝做什么都受限于银子。

    得了,还是等张居正这头老黄牛回来,催促他尽快清丈田亩,把朝廷的赋税给收起来才是正事儿。

    “对了善贷,有一个事儿我一直在琢磨,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冯保这时候开口说道。

    “什么事儿?”

    魏广德好奇问了句。

    “你不说倭国那边不是有金银吗,还有金山银山可以采出金子、银子,让登莱水师跑一趟,就带点穿的用的过去,只要不是铁器、火器,应该能赚不少银子吧。”

    冯保小心翼翼说道。

    “双林兄慎言,对倭国可是有禁令在的,禁止我大明商品流通倭国。”

    魏广德虽然背地里就在经营大明和倭国之间的贸易,但是在冯保面前,他还是义正辞严拒绝道。

    开玩笑,这条商路利润确实大,但那也是来回倒腾才行。

    把大明的丝绸布匹和茶叶、瓷器贩卖过去,再从倭国倒腾回来纸扇、刀具,甚至铜料,差额才会兑换成金银。

    来回一次,差不多七、八倍利润,一条船一年可挣近百万两。

    这可是垄断生意,魏广德自然不希望其他人也插手其中。

    利润大,风险也大。

    不过大明商品进入倭国,魏广德相信内廷也知道,只不过以为都是些海商和夷人商人在倒卖,想不到是他手下的商会在做这个生意。

    过去十倍不止的利润,因为现在竞争增加,也只剩下七八倍了。

    若是冯保真插手进去,五倍利润怕是都难保住。

    最关键,到时候说不好登州水营就要有内廷派出的太监坐镇,有些事儿就更不好操作了。

    “我也就是想着把不值钱的东西倒腾出去,给内廷和兵部都赚点银子,也算为朝廷分忧了。

    倒是我唐突了,倭国鼠辈,还是少和他们交往为好。”

    不知道冯保的话是否意有所指,最后说了这么一句。

    魏广德面色不变,拿起酒杯就和冯保喝起来,不过内心里多少还是有点不安。

    不确定是否是锦衣卫密探在倭国发现了海商踪迹,顺藤摸瓜牵连到他身上,所以冯保今晚才说出这话。

    只要不是往倭国倒腾铠甲、火器,其实魏广德不觉得是多大的事儿。

    倭国在冷兵器打造上,其实比大明还要精湛,火铳也是不错,不过他们缺铁,武器的生产始终受到限制。

    不过和魏广德有关联的海商,是严禁往倭国贩卖铁器的。

    而在缅甸阿瓦城,魏广德派出的商队也已经抵达这里,不过对于这里错综复杂的形势,还是有些无从下手的感觉。

    魏广德盘算的矿山,大多已经被李成梁和沐昌祚私底下分掉了,他们介入,可就是抢人家的蛋糕。

    两个都是统兵大将,商队掌柜还真不知道该处理这个事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