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0麻烦 (第2/3页)
京师了,双林兄只管等着就是了。”
魏广德说这话还是有几分底气的,他一个内阁次辅,还是主管兵部的阁臣。
身后还有冯保这个内廷总管,这样的组合在大明可以说无往而不利,就算是面对藩王也是可以掰一掰手腕。
“如此就好,呵呵,善贷你做事儿,我还是很放心了。”
冯保听了心里也是高兴,乐和和说道,“就是啊”
“双林兄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魏广德看冯保有些欲言又止的样子,急忙笑道。
“这次朝廷南下西洋,你居然没有让我们内廷也参与进去。
要知道,内廷缺银子,但好东西可不缺。”
冯保话里的意思,魏广德自然明白,这是打起内廷库房里那些东西的主意。
实话实说,内廷出品,那都是贡品,品质自然没的说。
虽然民间也有精品,但数量规模都不大,最好的大多被送进宫里。
但是宫里的消耗毕竟有限,许多上等丝绸和瓷器,其实都被放在内廷库房里吃灰。
而这些东西,别说出口,抹去落款或者一些标记,就算是在大明民间那也是贵族富商们趋之若鹜的好东西。
冯保说这话,自然也是想让内廷参与下西洋。
只是,这次是朝廷主导,一开始推进的时候,冯保还没有想的太多。
他不知道,不代表别人想不到。
自然,这个时候内廷的大太监们也逐渐回过味来。
下西洋的暴利,从来都是内廷的,前朝掺和什么。
不过还是那话,两宫太后就算知晓其中猫腻,这个时候也没法插手进去。
因为她们需要的,还是朝政的稳定,不希望因为此事引发内外廷的激烈冲突。
到时候,外廷看什么也得不到,再重复英宗时期的事儿,直接否定下西洋的决议,好像最后还会影响到皇帝大婚。
所以,到这个时候,就算宫里这些个大太监心有不满,两宫太后也都给他们强行压下,不允许他们再用这件事儿找前朝的麻烦。
不过这时候,冯保借着酒后对魏广德一通抱怨也就理所当然了。
“双林兄,此事不过小事儿,你又何必斤斤计较。
只要西洋之行顺利,以后这样的事儿,隔上三五年来一次,还怕内廷没个进项。
宫里只需要把次些的东西预先留出来造册,等下次西洋之行时拿出来就行了。
宫里的东西,可是许多人都见不到的好东西,这些东西出了宫,那价钱可是不低。”
魏广德笑着解释一句,“现在要是不让朝廷见到下西洋之利,你以为朝中会有多少官员关心皇帝大婚的盛大?
对他们来说,藩国使者来不来有什么关系?
来了,朝廷还要管他们吃住,实打实的亏本买卖。
当初可不就是因为这个,满朝大臣才群情汹涌,坚决反对下西洋之行。
你是宫里大管家,自然目光长远,手下那些鼠目寸光之辈,适当的敲打还是有必要的。”
“是啊,杂家也是想着把陛下的大婚办的隆重点,钱不钱的,反正都是户部那边出力。
对了,这次回来后,朝廷还会再组织这样的活动?”
冯保不关心其他,而是听到魏广德说以后还会继续这样的远航,到时候内廷那些仓库里吃灰的东西,可不就派上用场了。
那话冯保爱听,就是宫里的东西,出来了,价格可就不是宫里账册上那个数字,最少翻一倍都有人要。
之中的差额,他们这些人可都是有好处的。
当年中官李彬倒台,可不就是因为一个人吃了独食,拿罚没抄官的东西变卖,用鸳鸯账登记,可是贪了好几十万两银子。
那还是偷偷做的,结果被锦衣卫发现了。
到时候利用下西洋,把货物买的远远的,人证物证都叫人找不出来,这钱拿到手里才叫稳当。
“善贷,到时候别忘了宫里就行。”
冯保乐呵呵说了句。
魏广德找冯保,主要是为了索南加措的事儿,而冯保赴约,则是想着内廷和自己在缅甸的份子。
现在冯保的事儿说完了,也只有魏广德的事儿没个准信。
或许是有些觉得不好意思,冯保这时候也继续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