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隆万盛世 > 1324又没钱了

1324又没钱了

    1324又没钱了 (第3/3页)

,可算算各地解送和制钱这一块,还有去年结余的银子,怎么算都不该这么少点才对。

    “魏阁老,太仓银子进项都是有依据的,一桩桩一件件有据可查。”

    张学颜马上就说道。

    “除了正常开支,年初到现在都有那些新增用项?”

    魏广德询问道。

    兵部的用处,魏广德不想问,太多且负责。

    他其实已经尽力压缩兵部开支,除了兵饷和武器采购费用,蓟镇边墙修造魏广德都叫停了,只在西北和辽镇还在继续。

    魏广德打算等削弱蒙古的计划实行后,边墙的修缮就直接取消。

    还是大唐好,修个屁的长城,这笔银子不如直接给军队,让他们打出去。

    长城,只会成为中国对外扩张的绊脚石,不能再继续了。

    就像一座监狱一样,把国人束缚住了,不敢向往外面的天空。

    只不过停建长城这个事儿,得慢慢来,毕竟都经历好几个皇帝了,一下子叫停没个充足理由办不成。

    现在还在砸钱,就当是为后世留个旅游景点好了。

    接着,张学颜就把年初到现在户部开支大致捋了一遍。

    “等等,你说鳌山灯会内廷找户部要了二十万两银子?我怎么不知道?

    我记得鳌山灯会的银子,去年户部就给了十万两,说是不够内廷贴补,怎么成了户部出银子?”

    很快,一笔开支进了魏广德耳朵,他就质问起来。

    按照这个数字,等于说今年年初的灯会,朝廷出了三十万两银子。

    要知道,隆庆年间最大的鳌山灯会也不过花银子十七、八万两,这还是因为隆庆皇帝喜欢看灯。

    这时候,张学颜脸色有些难看了,显然里面有魏广德不知道的事儿。

    魏广德不说话,一边的江治自然也不会说话,都在等着张学颜解释。

    好半天,张学颜终于开口说道:“去岁,首辅大人给我写了条子,说内廷支用不足,让户部给了二十万两银子筹备鳌山灯会。

    前前后后,户部一共给出去三十万两银子。”

    张学颜把事儿推到张居正身上,魏广德就大致猜出来是怎么个情况。

    不用说,肯定是宫里过年超支了,把原来预备办花灯的银子用掉,然后冯保就找张居正解决。

    而张居正也背着内阁其他人,直接给户部写条子,把钱给支了出去。

    “那去年户部的账?”

    魏广德忽然就问道。

    去年户部账本可是交了名录到内阁,结余十余万两银子。

    “大年初二提走的。”

    张学颜也很光棍,直接就说了内廷来人提走银子的时间。

    好吧,这笔账只有今年岁尾才能看到,那时候看到又怎么样。

    搞不好,下一次鳌山灯会,直接就比照今年的规模拨银子,这就一下子出去三十万两。

    “呼”

    魏广德长出一口气,也不知道怎么说了。

    “怪不得今年整条长安街都摆满了灯,原来支出去这么多银子。”

    江治终于开口惊叹一句。

    “是啊,说是太后和皇帝喜欢看灯,所以规模做的大些,做着做着就超了。”

    张学颜低声说道。

    他知道,这事儿有点过限,但他必须得按照首辅大人的意思办。

    “那现在怎么办?工部那边不能耽搁。”

    魏广德开口说道。

    只要没银子停了工程,那就基本上无了。

    “如果实在要,只能先从常盈库借支。

    宝源局那边刚从常盈库拉出来四十万两银子准备铸造通宝,做出三十万两银子可以先支应工部,只是还库时间就不好说了。”

    张学颜提议道。

    挪用常盈库的银子,只有内阁才操作,他在户部想到法子也没法提。

    本来应该是在张居正面前说的,可人不是还没回来。

    “户部打算怎么还上?”

    魏广德没表态,但开口追问道。

    借常盈库的银子,不算大事儿,但陛下明确还银子的来源和时间。

    听到魏广德问这个,张学颜就沉默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