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隆万盛世 > 1321蒙古入藏?

1321蒙古入藏?

    1321蒙古入藏? (第3/3页)

唐直接接壤,冲突更是不断。

    唐王朝把主要兵力放在平定高句丽以及镇压西突厥叛乱时,吐蕃却在河西走廊发难了。

    公元670年,吐蕃袭击了安西都护府,夺取了今天的新疆阿克苏地区,导致大唐多年经营的安西四镇落到了吐蕃手里。

    对此耻辱,唐朝自然是不甘心的,为此先后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战争,但都以失败收场。

    670年四月,薛仁贵率五万大军反攻,在青海大非川与吐蕃激战,结果吐蕃集结重兵四十万围攻,唐军陷入包围,几乎全军覆没。

    八年后,唐军再次在河西走廊发起了反击,这次挂帅的是李敬玄,率十八大军出击,但结果仍以失败告终。

    所以,唐朝的版图,实际上并未包括西藏地区,那时候吐蕃的强势通过双方的战争就可见一斑。

    魏广德想要收复西藏,将其纳入大明治下,想靠武力夺取无异于痴人说梦。

    汉人,始终不能在那片高原上进行激烈的战斗,高原反应的影响实在太大了。

    似乎看出魏广德对西藏那个地方的兴趣,刘守有这时候忽然说道:“魏阁老,就当前局势,索南加措想借蒙古俺答汗之手恢复黄教在西藏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若是朝廷册封达赖喇嘛,是否可以借此支持俺答汗出兵,我们从旁协助。

    虽然此举未必能让我大明控制该区域,但是有我大明册封的达赖喇嘛,朝廷就可以定期派人前往藏地巡视,也方便我们了解当地地形和人口等情报。

    不管朝廷最后的选择,至少多去那里,对他们的了解更透彻,想来总是好的。”

    魏广德没说话,只是在思考刘守有的建议,倒是谭纶想想就说道:“若只是接济些粮草,应当可行。”

    谭纶明白刘守有的意思,册封达赖喇嘛,派人定期前往巡视,就把西藏变成和西南土司类似的模式。

    虽然管理依旧有限,但终归有利于朝廷更加深入了解藏地。

    “这么说,俺答汗还要活着才好。

    等他帮助索南加措回到藏地再死,否则计划就会失败。”

    刘守有的提议,和魏广德之前的盘算有些冲突,那就是利用俺答汗的死分化蒙古。

    分化后的蒙古,他那几个儿子还会出力帮助索南加措吗?

    大概率是不会。

    也只有俺答汗活着的时候,才有可能调动蒙古军事力量登上青藏高原,帮助黄教恢复对那里的影响力。

    刘守有听到魏广德这么说,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善贷,刘指挥的提议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谭纶却说道,“只要俺答汗不死,朝廷可以按照此策进行下去。

    若是中途人没了,后续再说就是了。

    只要不是出动官军,兵部都会无条件支持。”

    让蒙古人上西藏高原打仗,谭纶是绝对不会反对的。

    多好的削弱蒙古的机会,怎么能轻易错过。

    魏广德点点头,对刘守有说道:“锦衣卫再查查黄台吉、布延和土伯特那些人的宗教信仰,看看他们是否也皈依黄教。

    若是他们也信奉黄教,想来还有可能让战争继续下去。

    只要他们上了西藏高原,九边的压力就小了,辽镇甚至可以寻找机会,彻底灭掉辽东的土蛮部,还有泰宁、福余二部。”

    魏广德开口说道。

    泰宁、福余二部,本属于朵颜三部之一,只是此时的泰宁、福余二部实际上已经被喀尔喀、科尔沁等部族渗透控制,帮着他们攻打大明。

    倒是朵颜部因为在蓟镇被戚继光教训两次,近些年老实了不少。

    这些部族,包括朵颜三卫,其实已经成为辽东、蓟镇明军的主要敌人。

    魏广德打算趁机灭掉他们,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如果俺答汗大军在侧,明军还真不好放手一搏,围攻这些蒙古人。

    要是俺答汗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是绝对不会放纵明军攻打他们的。

    “回去我就让人准备粮草。”

    谭纶马上说道,显然对此抱着乐见其成的意思。

    “嗯,我就等着俺答汗的奏疏。”

    魏广德笑笑,随口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