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绝顶长天 > 第2章 客意愁

第2章 客意愁

    第2章 客意愁 (第1/3页)

    中年男子目光深邃,深深看了魏昆仑一眼,随后缓缓垂下眼眸,语调舒缓却意味深长:“你所言看似有理,实则未免太过草率。你可知道,无论魔祸之前还是当下,中原武林以他为界,仿若天堑分隔,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境界。他仿若云端之上的仙人,一人独处于大道苍茫之间,而他之下,不论江湖豪杰武功如何高强,身处怎样的高位,却统统都是平凡众生。”

    说罢,中年人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酒,神色平静,语气波澜不惊:“咱们皆是芸芸众生,未曾达到他那般超凡入圣的修为,实在难以领会其中的艰涩与深奥。但不妨大胆想象,当一个人站在无人能及的巅峰,每迈出一步,无论是向前还是向后,都充满了艰难险阻。因果循环之说虽源自佛门,可对于他这般境界之人,佛道或许已无本质上的差异,心中一念一意,皆能影响自身的命运与造化。只要还身处这滚滚红尘之中,谁又能真正做到不自珍所得?所以才说他尚未达到太上忘情的境界。诚然,若是魔教之祸时有他出手干预,结局自然会大不相同,江湖或许依旧是这片江湖,出云山或许也依旧是那座出云山,可他吕真一,还能是如今的吕真一吗?”

    这番话颇为晦涩,然而那魏昆仑仅仅略作思索,便剑眉一挑,话语中带着一丝试探:“凌叔的意思,是即便他如今已然天下无敌,哪怕面对的是邪门外道,也不敢再随意出手了?”

    中年人再度目光深沉地看了他一眼,神色平静得如同平静的湖面,没有一丝波澜:“既然天下人都传言他已是能够窥探天道的地仙般人物,那么他心中的每一个念头、每一丝意念,都早已与天地大道相融,相互影响。所以自古以来的道门中的高人最终都讲究顺应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其中最为忌讳的便是妄自动起杀念。即便是为了除魔卫道,也必须先顺应自己的本心。尤其是面对魔祸之事,这并非是与他人在剑道上的切磋论道,而是一出手便是生死相搏,并且一旦出手,关乎的绝非少数人的生死。因此,这最容易让修为高深之人心境蒙尘,杀念难消。倘若无法掌控其中微妙而又危险的分寸,便极有可能陷入魔道,万劫不复。”

    “所以,他并非是不敢出手,而是不能随意出手。当然,这也仅仅是我主观的推测罢了,或许他还有其他更为重要的顾虑。”中年人微微摇头,无声地叹了口气,沉思片刻后接着说道:“况且魔祸之事影响实在太过巨大,甚至连当今圣上都被惊动了。这件事虽然发生在江湖武林之中,但西夷势大,谁也无法保证此事不会牵扯到朝廷社稷的安稳。所以,无论对于朝廷还是江湖而言,他都是最后的底气,绝不能亲自轻易卷入这场纷争之中。”

    魏昆仑神色微微一动,过了许久才开口说道:“话虽如此,但以传说中他的脾气秉性而言,就算是当今圣上,他又怎会真的放在心上呢?”他忽然轻轻一笑,“难不成那些江湖上的传闻都是真的?”

    “他虽身为道门中人,但终究还是身处尘世之间。就算他年轻时行事如何随性洒脱,可他身后始终还有一座出云山。”中年人也无声地笑了笑,说道:“那些传言的真假暂且不论,就说当初他拒绝了朝廷的旨意,便已然犯了大忌。或许正因如此,他才会让人给朝廷带回那句话,这其实也是给双方都留了一个台阶下。他虽拥有天大的胆量与气魄,但绝不是一个莽撞无知之人。”

    魏昆仑若有所思,忽然又轻声笑道:“比起这个,我更好奇关于他的另一个传闻。这传闻绝不会毫无根据空穴来风,毕竟当初他确实去过皇城。”他目光一闪,微微向中年人凑近了一些,压低声音问道:“凌叔,您可是龙武卫大将军,又是大内第一高手,想必对那件传闻的具体内幕多少也知晓一些吧?”

    紫袍中年人目光中闪过一丝异样,看着魏昆仑,微微皱眉说道:“根据宫中的绝秘卷宗记载,他是在三十五岁第二次下山游历江湖之时前往的皇城,距今已经整整四十年了。那个时候我才刚刚出生,又怎么可能知晓其中的内情?”

    魏昆仑恍然大悟,“哦”了一声,随后却又皱起眉头道:“可是本朝是以武立国,皇宫大内之中向来高手众多,守备极其森严。为何当初仅仅传出确有一道人闯入禁宫,却很少有人知晓具体的详细情况呢?像这般重大的事情,又如何能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