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宫闱惊变 (第1/3页)
自丽妃被打入冷宫后,那座冷宫便成了她的囚牢,潮湿阴暗,弥漫着腐朽的气息。墙角的青苔肆意蔓延,仿佛在无声诉说着这里的凄凉。丽妃蜷缩在破旧的床榻上,身上的粗布衣衫与曾经的华丽形成鲜明对比,她的眼神中满是怨毒,死死盯着头顶那狭小的天窗,每日都在心中默念着对欧阳灵的诅咒,复仇的火焰在她心中熊熊燃烧。
朝堂之上,大将军赵安国和礼部侍郎赵安邦接连几日上表,言辞中满是焦急与愤怒。这日早朝,赵安国率先出列,他身着一身威风凛凛的黑色蟒纹朝服,蟒纹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腰间的玉带彰显着他的地位,他双手捧着奏折,高高举过头顶,声如洪钟:“陛下,臣女入宫多年,向来恪守本分,对陛下更是忠心耿耿。如今无端被打入冷宫,臣实在难以接受。恳请陛下念在臣女并无大错,且臣一家为江山社稷鞠躬尽瘁的份上,彻查此事,还臣女一个公道。若臣女在冷宫受苦,臣又恳请陛下。”
赵安邦也紧随其后,他身着一袭藏青色的朝服,上面绣着精致的仙鹤图案,头戴一顶乌纱帽,神色凝重地说道:“陛下,臣妹温柔善良,断不会做出伤天害理之事。如今她深陷冷宫,臣忧心忡忡。望陛下开恩,让臣妹能脱离苦海,重回后宫。”
皇帝坐在龙椅上,龙袍上的金龙在晨光下闪烁着威严的光芒,他眉头紧锁,心中满是纠结。他深知丽妃犯下的罪行不可饶恕,可赵安国手握重兵,是边疆的定海神针,赵安邦在礼部也根基深厚,处理不好此事,朝堂恐生动荡。皇帝沉思片刻,缓缓开口:“两位卿家,朕已查明丽妃之事,她确实犯下过错。但朕念在她初犯,且卿家为朝廷立下大功,会再斟酌此事。”
退朝后,皇帝回到御书房,坐在那雕花楠木书桌前,望着窗外郁郁葱葱的御花园,心中却如乱麻。他既不想违背自己的原则,又不想得罪这两位朝中重臣。这时,太监总管李德全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微微躬身,轻声说道:“陛下,依老奴看,丽妃之事还是得慎重考虑。大将军和侍郎在朝中威望颇高,若处理不当,恐生变故。”
皇帝长叹一声,无奈地说:“朕又何尝不知?但丽妃陷害嫔妃,此等恶行,朕若轻易饶恕,如何向天下人交代?”
李德全又向前一步,小心翼翼地说:“陛下,不如先将丽妃放出冷宫,加以安抚,赏赐些厚礼。待日后寻个合适的时机,再做处置。”
皇帝思索良久,最终缓缓点了点头,沉重地说:“也只好如此了。”
于是,一道圣旨便传进了冷宫。丽妃接到旨意时,正坐在那冰冷的床沿上,头发凌乱,眼神呆滞。听到太监宣读圣旨,她先是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她缓缓站起身,看着那道圣旨,仿佛看到了复仇的希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