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最佳导演的诞生 > 第26章 被老外知道,还以为我们拍不起!

第26章 被老外知道,还以为我们拍不起!

    第26章 被老外知道,还以为我们拍不起! (第1/3页)

    ……

    赵姗姗离开之后,忻玉坤出门,找到了正在一处小山坡上,拿着画板写生的路知远。

    这是路知远的习惯。

    忻玉坤不知道,其他导演有没有什么怪癖,但路知远这个家伙,始终保留着一个美术生的习惯。

    相对于摄像机,他更喜欢用画笔,记录灵感。

    “阿远,你为什么不去当一个画家?你要是去当一个画家,该多好啊。”

    忻玉坤发出感慨。

    如果,路知远去当画家,他感觉自己简直功德无量,为导演圈子,为摄影师圈子,赶走了一个天才,一个变态。

    他们一定会对自己感激不尽的。

    “一般画家,都是死了才出名的。而且,当画家的竞争太激烈了。你根本想象不到,那些人可以天才到什么程度。”

    “当导演就不一样了。门槛低的不像话,只要能够忽悠住投资人,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而在这方面,我觉得自己挺有天赋的。”

    有道理啊!

    听路知远这么一说,忻玉坤忽然觉得,导演这个职业,确实性价比很高。

    竞争也不激烈。

    只要能够忽悠住投资人就行。

    在这方面,他觉得,自己也很有天赋。

    毕竟,在路知远身旁,耳濡目染了这么久,也学到了几招。

    “对了,阿远……刚才,你为什么不顺便跟赵总提一下,让她提高一些预算?多加个100万什么的。”

    300万投资,忻玉坤算了一下,有点紧巴巴的。

    最关键的是,他害怕路知远老毛病发作,为了拍一个镜头,等上两个小时,就为了找到他喜欢的那种,光线流动的感觉。

    “坤哥,你知道吗?根据历史数据表明,想要在戛纳获奖,影片的成本,最好低于50万美元。”

    “超过50万美元的作品,想要在戛纳获奖,简直难如登天。”

    路知远没有直接回答忻玉坤的话,而是用冷冰冰的数据,甩在忻玉坤的脸上。

    让他无话可说。

    50万美元以上的作品,很容易被那些评委,认为是商业片,而不是作者电影。

    路知远也不知道,那些评委是怎么想的,但数据就摆在那里。

    “你……”

    忻玉坤很想问一句,你是怎么知道的?

    但他忽然意识到,天才的头脑,不是他这个凡人可以理解的。

    这个问题,不问也罢,免得自取其辱。

    忻玉坤换了个问题,小声问道:“刚才,第3段素材,赵姗姗那个外行人没有看出来,可瞒不过我。你用的摄影技巧,有点像王小帅的《冬春的日子》。”

    “虽然,那部作品是黑白胶卷,你用的是单反相机数码拍摄,但是那种冷硬构图,空间禁锢美学,跟《冬春的日子》,几乎一模一样。”

    “你是怎么想的?”

    忻玉坤之所以觉得,路知远是一个变态,就是因为这家伙,完全就是个拷贝忍者。

    国内的那些导演,擅长的摄影技巧,他就算不能等比例复制出来,也能复原个七八成。

    在忻玉坤看来,路知远就是一个疯狂的科学家。

    在做各种实验。

    只不过,他的实验材料,是各种导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