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大明神探1546 > 第二十三章 县试

第二十三章 县试

    第二十三章 县试 (第2/3页)

   他亲自跋山涉水,去往生黎所居住的部落考察,甚至进入五指山,收集第一手资料,参加乡试时,写了一篇《治黎策》,后来去京城参加会试,又进献《平黎策》《平黎图说》《上兵部条议七事》,都是解决当地民生矛盾的策略,甚至为此敢立军令状,“事如不效,请甘服上刑”。

    后世考察,其中许多方略与俞大猷等将领平定那燕起义时不谋而合,不知是互相参考,还是英雄所见略同。

    很可惜的是,海瑞前半辈子的心血,朝廷根本没有采纳。

    直到清朝光绪年间,冯子材将军按照海瑞当年的建议和对策具体执行,这才大大化解了汉黎之间的民族矛盾和战争对峙,“前有海瑞,后有冯公;通道设县,志继刚峰。”

    海玥了解这些原有的历史进程,才会希望弟弟早日发迹。

    何必等三百多年,由后人把自己的想法付之于实践呢,自己来做不好么?

    况且不仅仅是海南,还能改变更多的地方!

    当然现在说那些远了,隆哥儿前来报信也是担心黎人不计后果的复仇:“玥哥儿,此案终究与你有关,现在外面都在传你的神探之名,黎族当然也听说了,要当心啊,万一他们杀红了眼,迁怒于你……”

    ‘冤有头债有主,黎人不是不讲道理,也是被压迫的……’

    海玥对于黎族倒没什么坏印象,但也没有一厢情愿,点了点头:“我记下了,会防备的!”

    送走了这位,海玥回到桌案前,温习功课的眼神也更加专注。

    经历此事后,他更不想当一位身不由己的小民。

    第一步。

    专心备考,拿下县试!

    ……

    相比起每三年一次的正考,县试属于预考,对于地方州县而言,依旧是一场盛会。

    哪怕琼州府这种海南岛的政治枢纽,也不例外。

    这一日,东坡书院外,聚集了三百多名赶考的学子,外加给他们鼓气壮行的亲友,乌泱泱的一大片,将一整条街都挤得水泄不通。

    海氏兄弟正在其中,不仅大哥、二哥、三哥、四哥齐聚,就连文化荒漠的五哥和身体略有残疾的七哥都来了,老八、老九、老十更是八九不离十。

    “十三弟!十四弟!以二位的学识,县试不在话下,便要看能否得个案首!”

    “来日中个小三元,扬我琼山海氏的威名!哈哈!”

    在一众兄弟的殷切鼓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