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从农家子到当朝首辅 > 16 农家日常

16 农家日常

    16 农家日常 (第3/3页)

等地的亩产了,他们开心是有道理的。

    “这堆肥真有用啊!”赵来贺笑得合不拢嘴。

    “也是爹伺候的好,平日里精心照料,这个产量不算扎眼,明年咱们家继续上肥,产量应该还会有提高。”现代黄豆的亩产在三百到五百之间,有些品种在特定条件下,七八百都不是问题。

    但是赵丰年没想过第一年就把产量拔太高,目前他们能力还不足,引起其他人眼红没有必要,因此他们家六亩地,有一亩是没有上肥的,那亩地产了八十斤,半石三斗,如果加上那一亩地的大豆,平均亩产就是一百斤,一石并不算突出。

    赵来贺巧娘只得压下心底的开心,若无其事将称还了回去。

    村里定下后日去县城送粮缴粮税。

    大夏实行十五税一,他们这次要交大约七-八升的豆子。

    纳粮税的当天,赵丰年也去了,然后见识到了古代的纳粮税过程。

    排在他们村前面的是下河村的送粮队,赵丰年刚看过去,就见下河村村长正一脸焦急地跟班吏求情。

    “哎,都难,今年雨水足,下河村本来不缺水的,偏偏河道上来了,淹了好一大片地。”一边的赵家村村人叹了口气。

    “上河村王大牛造的孽,但凡那时候把年轻力壮的喊过去帮忙疏通,也不至于来不及堵不住口子了。”

    “得了吧,也是下河村先围河岸开荒种地的,瞧把周围村子影响的,两村本来就不对付,能帮忙才怪呢。”

    赵丰年这才明白前因后果。

    本来今年下河村的损失报上去,张县令倒是也是个好官,免了一部分的税,只是他们刚才进城的时候,刚巧跟上河村的送粮队碰上,冤家路窄,发生了一些摩擦,导致双方损失都不少,此时赵丰年就看到下河村牛车上的麻袋破损口上还在漏豆子,边上的青年一边抹眼泪一边慌张那手去堵。

    此时前面也结束了,下河村村长哭丧着一张脸,交了粮税,路过这边的时候,赵家村这边有人问了情况。

    下河村村长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能怎么着,少了十分之一,不得补上‘粮损’?”

    赵家村今年很快就过了称,十分顺利,甚至都没有交“粮损”,让众人都十分欣喜。

    赵丰年猜测张县令或许已经看到了他们呈上去东西了。

    这时,上河村村长露出同样的哭丧脸,从他们身边路过。

    “赵老哥,今年你们村收成不错啊。”

    赵大生笑了笑,“都是老天爷赏脸,年岁好。”

    就在众人收拾收拾东西准备回去的时候,只见那边衙门口走出了一个穿着差服的衙役,笑眯眯地走到众人之间,环视了一番后,问道:

    “赵家村村长赵大生可在?”

    赵大生头一回连名带姓被衙役叫,当即双脚就直打哆嗦,险些站不住。

    却只有听到说——

    “赵家村赵来贺可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