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 安西四镇换旌旗 (第1/3页)
林澈在碎叶城击退吐蕃军队后,威名在西域进一步远扬。然而,他深知吐蕃不会善罢甘休,安西四镇局势依旧严峻,犹如暴风雨前的宁静,随时可能被打破。为了彻底稳固大唐在西域的统治,林澈决定从整顿安西四镇的防务入手,让这片土地真正成为大唐坚不可摧的屏障。
这日清晨,阳光洒在碎叶城的城楼上,林澈早早登上城楼,望着城外广袤的西域大地,心中思索着防务布局。城楼上的士兵们整齐排列,在阳光的映照下,铠甲闪烁着寒光。林澈转身,看着身边的将领们,神色严肃地说道:“吐蕃虽退,但必定还会卷土重来。安西四镇是大唐在西域的根基,我们必须让这里固若金汤。” 众将齐声应和,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林澈首先对安西四镇的城墙进行加固。他调用大量人力,从附近的山区开采巨石,又命工匠烧制特制的青砖。在林澈的指挥下,士兵和民夫们齐心协力,将城墙加厚加高,还在城墙上增设了许多瞭望塔和防御工事。每一块巨石的搬运都需要众人的努力,士兵们喊着号子,一步步将其挪到指定位置;工匠们则专注地烧制青砖,确保其质量上乘。林澈每日都在施工现场监督,他亲自检查每一处城墙的修筑情况,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他的严格要求下,城墙的修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除了城墙,林澈还对城内的防御器械进行改良。他利用在近代学到的机械知识,设计出新型的投石车和床弩。投石车的射程更远,威力更大;床弩则更加精准,能够对远处的敌军造成巨大威胁。为了制造这些器械,林澈召集了军中所有的工匠,向他们详细讲解设计原理和制作方法。工匠们在他的指导下,日夜赶工,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在城中回荡。经过一番努力,新型的投石车和床弩陆续制造完成,整齐地排列在城中,成为守护安西四镇的有力武器。
在加强防务的同时,林澈也注重对士兵的训练。他深知,再好的装备也需要优秀的士兵来操控。林澈亲自制定训练计划,每天天还未亮,就带领士兵们进行体能训练。他们在城外的荒漠中奔跑、攀爬,锻炼耐力和力量。随后,进行武器训练,林澈教授士兵们如何更有效地使用兵器,提高杀敌技巧。他还组织士兵们进行战术演练,模拟各种战斗场景,让他们熟悉不同的作战方式。在训练中,林澈对士兵们要求极为严格,任何一个动作不规范都要重新练习。但他也会在训练间隙,与士兵们谈心,鼓励他们,让士兵们感受到他的关怀。在他的努力下,士兵们的士气高昂,战斗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此时的长安,太平公主正在为林澈的防务工作提供着有力支持。她利用自己在朝堂上的影响力,说服武则天拨出大量的物资和钱财,运往安西四镇。同时,她还密切关注着朝堂上各方势力的动向,防止有人在背后给林澈使绊子。在公主府中,太平公主时常与谋士们商议,如何更好地帮助林澈。她仔细研究每一份来自西域的情报,分析局势,为林澈出谋划策。她的心中时刻牵挂着林澈,希望他能顺利完成防务工作,平安归来。
然而,林澈的行动引起了吐蕃的注意。吐蕃赞普得知林澈在安西四镇大力加强防务,心中又气又恨,决定再次出兵,趁林澈的防务尚未完全巩固,给大唐一个措手不及。于是,吐蕃集结了一支精锐部队,悄悄向安西四镇进发。
这日,林澈正在军中巡查,突然接到探马来报:“将军,吐蕃大军正向安西四镇逼近,距离此处已不足百里!” 林澈听闻,神色镇定,他立刻召集众将,说道:“吐蕃果然来了,我们的努力就要接受考验了。大家不要惊慌,按照计划行事!” 众将领命,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