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黄河决堤显神通 (第2/3页)
撼了。只见黄河水如万马奔腾,决口处宽达数十丈,洪水如猛兽般汹涌而出,根本无法靠近。周围的百姓们望着决口,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助。
林澈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他迅速展开行动。他先让士兵们搭建起临时营地,安置受灾百姓,分发食物和衣物,稳定他们的情绪。同时,他带着工匠们沿着黄河堤坝仔细勘察,寻找决堤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经过一番勘察,林澈发现此次黄河决堤,一是因为近期暴雨不断,河水暴涨;二是堤坝年久失修,土质疏松,根本无法抵挡洪水的冲击。他深知,要堵住决口,必须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
林澈想起在近代学到的抗洪知识,决定采用 “沉船堵口” 和 “修筑围堰” 相结合的办法。他下令征集附近的船只,将装满石头和沙袋的船只开到决口处,然后凿沉,以此来减缓洪水的流速。同时,组织工匠和百姓们在决口周围修筑围堰,将决口与外界隔离开来,为下一步的堵口工作创造条件。
然而,实施这些方法谈何容易。黄河水势汹涌,船只在洪水中根本难以操控,许多船只还没开到决口处就被冲走了。而且,修筑围堰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时间紧迫,材料也十分短缺。
面对重重困难,林澈没有退缩。他亲自指挥士兵和百姓们搬运石头和沙袋,鼓励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他还利用自己的智慧,改进了搬运工具,提高了工作效率。在他的带领下,众人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大家纷纷投身到抗洪救灾的工作中。
在这个过程中,林澈也遇到了一些质疑和反对的声音。有一些当地的官员认为,林澈的方法太过冒险,而且耗时耗力,不如采用传统的堵口方式。他们在一旁冷嘲热讽,甚至暗中阻挠林澈的行动。
林澈没有理会这些人的质疑,他坚信自己的方法是正确的。他耐心地向大家解释自己的方案,用科学的道理说服众人。在他的坚持下,大部分人还是选择相信他,继续跟随他一起抗洪。
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沉船堵口和修筑围堰的工作终于取得了初步成效。决口处的水流速度明显减缓,围堰也逐渐成型。看到希望的百姓们欢呼雀跃,士气大振。
然而,就在大家以为胜利在望的时候,一场更大的危机降临了。上游突然传来消息,又有一股洪峰即将到来。这股洪峰来势汹汹,若是冲垮了刚刚建好的围堰,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林澈得知消息后,眉头紧锁。他知道,此时必须想出一个办法,增强围堰的防御力,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他在围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