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黄巢挽天倾 > 第三十八章 玩火自焚

第三十八章 玩火自焚

    第三十八章 玩火自焚 (第3/3页)

    总而言之,陈延雷决心坚守到最后一刻。

    与此同时。

    黄举天远远望着陈家院墙上忙碌的身影,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惋惜:

    “陈延雷,我给过你机会了。”

    紧接着,他抬手示意部曲,掀开牛车上的遮挡,露出一堆整齐摆放的陶罐。

    这些陶罐看似普普通通,实则内里装满了用鱼油、硫磺和松脂混合而成的燃烧剂!

    黄举天在泰山密林中豢养部曲,至今已有十年。

    期间,他不仅为这些少年提供吃穿,教授他们武艺,还将九年义务教育该学的知识也传了下去。

    甚至像成亮这样的少数尖子生,还达到了“半步高中生圆满”的境界。

    虽说由于天资不同,以及学习时间有限,大部分人学得并不精深,只能进行基础的物理化学操作;

    但像制取青霉素、火药等常规生产,他们已经比较熟练。

    当然,距离发明火枪还远远不够。

    先不说黄举天不了解造枪的专业知识;

    就算他能造,也不能过早地将火枪造出——

    这是中后期根据地稳固,才可能提上日程的项目。

    至于眼前这些燃烧瓶,则是他们在泰山时便制作好的,南下路上带了一部分,为的就是应对今日这般情况。

    黄成仁伸手拿起一个燃烧瓶,掂了掂分量,没好气道:

    “不识好歹的东西,既然不肯投降,那就把他们都烧成人干!”

    黄举天没有回答,只是将成亮等骑兵叫出,命令他们追击那些逃遁的骑手。

    等到陈家院墙上站满了人,陈延雷穿着藤甲、拿着刀、举着盾出现在望楼上时;

    黄举天再次抬手,声音冷峻而有力:

    “进攻!”

    说完,他一马当先,领着众人将距离拉近至一里。

    四十名步兵部曲迅速列阵。

    前排手持厚重的木盾,后排则紧握长矛与燃烧瓶,步伐整齐地朝陈家大门逼近。

    院墙上的私兵与壮仆们见状,纷纷张弓搭箭,试图阻拦他们的前进。

    然而,箭矢飞至半途便无力地落下,距离步兵阵前还有数步之遥。

    陈延雷站在望楼上,眉头紧锁:

    “别浪费箭矢!等他们靠近了再射!若是有人攻门,就用石头砸!”

    话音刚落,却见步兵阵突然停了下来。

    黄举天站在阵前,已用目力计算了敌方射程,沉声道:

    “停!就这个距离,不能再往前了。”

    步兵们闻言,立刻停下脚步,站在陈家弓箭手的最远射击距离外。

    第二排的步兵缓缓站起身,露出手中的陶罐;

    在盾兵的掩护下,深入到射击距离的三分之一处。

    而后,只听黄举天一声令下,他们整齐划一,将燃烧瓶高高举起,猛地向前抛去。

    在空中划出道道弧线后,至少三分之二陶罐砸中大门。

    碎裂的瞬间,油光四溅,火焰“轰”地一声窜起,迅速蔓延开来。

    其余的燃烧瓶则落在院墙上,火舌舔舐着竹篾与茅草,瞬间点燃了墙头的防御工事。

    陈家守卫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惊慌失措地四处逃窜。

    有人试图用沙土灭火,却被火焰逼得连连后退;

    有人慌乱中踩空,从墙头跌落,惨叫声此起彼伏。

    望着前方士气全无的“火柴人”,黄举天丝毫不觉意外。

    虽然只是一种简易的燃烧武器,但燃烧瓶在中国古代的军事应用,最早也得追溯至宋朝。

    据史料记载,宋军曾使用一种名为“火球”的武器,其外壳由多层纸或布制成,点燃后抛出,爆炸后可杀伤敌人。

    而此时正值晚唐初年,若仅用于攻打陈家宅院这种普通防御工事,燃烧瓶无疑是划时代的武器。

    陈延雷站在望楼上,眼睁睁看着火势蔓延,脸色铁青。

    他万万没想到,黄巢竟会用他生平首见的方式发起进攻。

    “这才多久……离我回来还不到半个时辰!”

    陈延雷按下心中的恐慌。

    不到最后一刻,他绝不放弃挣扎。

    于是,陈延雷拔出佩刀,试图呼吁众人保持冷静。

    没有人听他的。

    在从未见识过的武器的威力下,众人争先恐后地争抢水桶,返身跑回院内。

    就在此时,陈延雷头顶的望楼也被烧透。

    他本想跳回地面,却有两个燃烧瓶飞跃头顶,砸穿了谷仓。

    陈延雷瞳孔骤缩——

    只见谷仓瞬间猛烈爆燃,几乎将与大门相连的院墙整个炸裂。

    陈延雷被高高抛飞。

    “早知道,就把牛肉干带身上了。”

    半截身子落地后,他这么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