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天涯涕泪一身遥 清明回来祭亡魂 (第2/3页)
量着办吧,他是老干部了,懂得如何处理外场的事情,就由他负责接待城里来的人,你负责全面,这些事情我还真的不懂得呢。”
“中,好,只要你发话,你就不用操心了,你只管行孝好了。礼仪先生明天就到,如何行孝他会教你的。官大不由身,事大不由已。这是大事,有些事情还真由不得你了。”
“你说的我赞同,不过我还有点话要说。”朱宦臣望着支书说道:“我娘辛苦一生,拉扯我养育我成人不容易,如今她走了,按常理是应该风风光光,隆隆重重地送她走完走好最后这段路,可是我身在组织,身不由己啊!尽量不要太张扬,即要体面地操办丧事,又不能影响组织形象。”
“这不中,为啥不能办得排场,隆重呀,咱们朱家几百年没出一个大官,如今就你撑了咱朱家的门庭,这事说啥也不能办寒酸了。”同族的一位长者高声嚷嚷道。
“是的,怕啥,有啥怕,这也是光耀咱朱家门庭的大事,一定得办好了,办排场了,让方圆百里的人都知道咱们朱家出大官了。”同族长辈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嚷嚷着。
“那也得注意影响,我这身份更得注意影响了。”
“好了,大家都不要说了,”又是宦臣的五爹发话了。“要说身安思危,得荣思辱,凡事得三思,也对,何况是你这身份。但是也得知孝乃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父母养儿育女为的是啥,为的就是儿女出人头地,死后被儿女隆隆重重下葬,得着众人祭奠,更何况你的娘非比一般呢?她一个人把你拉扯大,吃下那么多苦,如今大葬也无可厚非。这样吧,这事就这么办。但凡是城里来的一律不接吃喝,那来那回。但凡是方园周围的。不管是远亲还近邻,来者就是客,一律接待,中午流水席,四个菜一汤,馍随便吃。赶上饭点的随便吃,赶不上饭点的也别生气,反正咱朱家不做那绝户事,让人事后戳咱朱家人的脊梁骨。”说罢望着朱宦臣。等宦臣发话了。
就在朱宦臣迟疑之际,村支书站了起来,说道:“既然说到了丧葬费用,我就在这说一下。哈,原来我准备等会后给宦臣回报,既然说到这个话题了,我就在这里说一下吧。今天下午村委会专门就朱县长,朱宦臣母亲的丧葬事宜开了个临时会议,会上已经就此事作了充分考虑。考虑到我们村,我们朱家出一个七品县令不容易,这是我们朱家几百年才出来的一个人才,我们朱家的光荣。考虑到宦臣今后的前途,为了不给宦臣的仕途产生不良的影响,村委会决定,这次丧葬费用由村里出一部分,老老会出一部分,内柜出一部分,三方出资,以村委组织,朱家监督,这次丧葬的内柜由村委会计与本家五哥负责,需要用到钱的地方找我说明事由,去内柜领钱,做到每花一分钱都要有记录,本着节俭办大事的原则,共同把来福嫂子的丧事办好,送她走好最后这段路。哦,我再说一下,原来村委会上大家议事时候准备了城里人的饭菜,你象宦官县里的人赶百十里的路来了,赶上饭点咱不能赶人家走吧,城里来的也有饭,饭菜的标准是:早晨,晚上大锅饭,馍随便吃。中午考虑到咱农村人饭量一般大点,再加上这几天帮忙的人体力活多,菜少了怕吃不饱,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平时六个菜,三荤三素一个汤,烟两盒,酒一瓶。殡葬当天按咱们当地的标准,饭菜全席。按照来者就是客,是客就有饭的原则办,流水席,让客人吃好喝好。你们看中不中?”
“中,中,这样办忒好了,这样即照顾到对宦臣的影响,又不失我们朱村人的面子。好,就这样办。”爷们中有人抢先发言表态。
朱宦臣听罢点点头。
这事就算定了,议事的人也散了,各忙各的去了。待到众人都要离去,宦官的五爹也站起身来准备走,宦官上前拉住他五爹说道:“您先别急着走,咱们去灵堂看看去。”
到了灵堂,宦臣家的正带着女眷烧纸钱哩,灵堂前一片哭声,刹是凄凉。
进了屋,二毛仍旧跪在地上扶着棺材哭泣。朱宦臣走上前去,拉住二毛的胳膊示意他站起来,二毛抬头一看宦臣来了,停住了哭声,随手抹了一把眼泪站了起来。
宦臣把二毛拉到一边,说道:“二毛哥,人死不能复生,谁都会走这一天。你也不用太自责了,娘得的啥病我心里很清楚,我还要感谢你尽心尽力的侍候娘走完了最后的一程路,这个大恩大德我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