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第1/3页)
人声鼎沸,坐无虚席,呐喊震天,满坑满谷。
1996年甲a足球联赛原中足球队对阵南岳足球队的焦点大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几十名身着便衣的侦查员已经分布在各个看台,他们无心观看足球,而是走在人群之中寻找着目标。
吴义这个家伙到底买的是哪个看台的票不得而知。但好的方面是:通过户籍系统及该人的案底儿,大家已经人手一份吴义的正面照片了。
经过刑侦大队及专案组领导一致协商并同意:此次行动由彤彤带队。
此时的彤彤虽然内心很激动也很兴奋,但必须强压住自己内心的亢奋。虽然对于一个从派出所借调过来的年轻民警来说,这份殊荣来的太快、太突然、太惊喜了,但紧接着的就是实打实的战斗和行动。所以彤彤要求自己像一个老侦查员一样的冷静带领队伍。
那时的甲a联赛,还不像后来的中超联赛那样有规矩。那时还没有成规模的球迷组织,虽然大横幅上写着“文明观赛事,理智对输赢”,但那时的球迷面对一些不满的场面,还是会用一些特殊的方式来宣泄自己心中的郁闷之情。
两个小时前开紧急会议时,领导们就提出了疑问:“在这样人多聚集的场合抓捕一个可能会对其他人造成威胁的嫌疑人是不是妥当呢?”
彤彤却毅然地说:“越是这样越适合咱们下手,请各位领导放心。”
因为彤彤心里已经有了主意,那就是——“以夷治夷”,利用球迷。
安全方面,彤彤也不是很担心。虽然在1996年那个时候还没有后来先进的透视安检仪,但是这种重大的体育赛事,或者演唱会,门口还是要进行简单的安检的。也就是说,相对有威胁的武器,吴义那个家伙是带不进来的。
当然他即便带着,彤彤心里也有底:我绝不会让你小子用到,甚至都让你掏不出来。
……
彤彤的微型耳麦中每隔一会儿就会传来不同看台上侦查员们发来的消息,但得到的大多是——“没有发现目标”。
彤彤稍微有些着急,毕竟足球比赛分为上下半场,中间有十五分钟的休息时间,在这十五分钟,很多的球迷会离开看台,或去买餐饮、或去卫生间,如果到了那个时候,人员混杂,再想找到目标,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当然,现在也很不容易,毕竟人山人海,虽然球迷们大多坐着,但从看台入口处往下走的彤彤发现,他看到的大多是背影,这就必须让他走到每一排的斜侧面去看球迷们的正脸。
逐渐的,彤彤发现自己把问题想简单了,也许,这个行动有些盲目了,可能自己出的主意并不是那么的理想。彤彤在想:与其这样大海捞针,还不如多查查吴义的藏匿窝点或者居住点,我们直接蹲坑去按他。
“弄不好,我这回,回去得写检讨了。”彤彤苦笑着自言自语。
但他忘记了关麦克风,这句恰恰让隔壁看台与他同样动作的邓然听到了,邓然在耳机中哈哈一笑,说道:“彤队,您放心,真有那个时候,我来帮你写检查。”
彤彤也笑了,轻声对着麦克说:“少废话,给我盯紧了。”
话还没落地,就听见邓然的声音说道:“彤彤,注意!各小组,注意!各小组,注意!准备向十二号看台聚拢。发现目标!我再重复一遍,发现目标!各组收到请回答。”
彤彤的声音有些颤抖:“收到。马上!”
耳机中也传来了各组的侦查员们的声音:“收到!收到!”
包括彤彤在内的侦查员们纷纷转身往上走,以最快的速度离开自己把守的看台,向十二号看台聚拢。
邓然已经等在那里。
他站在看台口,对第一个跑过来的彤彤指了指不远处,说道:“十二看台,第四排,第三个,我怕他‘醒了’,这回你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