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大明假皇孙 > 24 先生的典故,吓坏了全班

24 先生的典故,吓坏了全班

    24 先生的典故,吓坏了全班 (第3/3页)

    这是一个典故,朱允熥知道的。

    就是老朱请老师教育中朱,老师问,孩子调皮咋整。

    老朱回答很干脆,“不打死就行!”

    这位老师,就是阎思文的恩师宋濂。

    朱允熥注意到,朱允炆打了个哆嗦,似乎十分害怕;

    朱植也扭了扭身子,很不自在,态度恭谨了不少。

    朱允熥有些不解,

    这个故事不是讴歌老朱尊师重教的吗?

    哪里恐怖了?

    他并不知道,每次阎思文说这段典故,就意味着他要下狠手了。

    阎王很生气!

    后果很严重!

    朱允熥如果回头看一眼,就会发现同学们噤若寒蝉。

    只有他,因为一无所知,还很坦然。

    他全然“忘记”了,上次阎思文说完这段典故,就打了“他”三记手板。

    阎思文示意助教记录,然后背着手朗声道:

    “记录:朱允熥殿下,斗殴,但事出有因,判三日内背下《礼记》前八篇!”

    “朱植殿下,侮辱、霸凌同学,判打手板五记,三日内抄写《孟子·离娄下》五十遍!”

    “朱允炆殿下,侮辱同学,同学打架袖手旁观,判打手板六记!”

    朱允熥很意外,自己的判罚竟然是最轻的。

    阎先生太公正了!

    没有和稀泥,更没有像吕氏,整一句“摩擦”来颠倒黑白。

    朱植低着头,没有说话。

    朱允炆却打了冷颤。

    六下!

    手得肿的老高了!

    阎思文又看一眼朱植的两个跟班,皱眉道:

    “你们两个,附庸朱植殿下,霸凌同学,判各打手板三记,罚站一个时辰。”

    然后他又扫视全班,沉声道:

    “同学打架,你们竟然作壁上观,判全体罚站半个时辰,一日内抄写《孟子·离娄下》二十遍。”

    一阵挪凳子的声音,罚站的同学乖乖地出去了。

    没人提出异议,更没人敢说不。

    罚站而已,他们很知足。

    阎思文冲朱允熥摆摆手,示意他回座位,然后拿出戒尺。

    桃木戒尺光滑油亮,长约两尺,厚一指。

    首先是朱植,五记下去,朱植鬼喊狼嚎,疼的呲牙咧嘴,额头满是虚汗,左手已经肿了起来。

    回座位的路上,他还在不断倒吸凉气。

    朱允炆在一旁看着,小脸吓得苍白,瑟瑟发抖。

    ~

    第二个挨打的是朱允炆。

    他壮壮胆子,委屈地说道:

    “先生,学生没有打架,为何罚的却最重?”

    阎思文看着他,点了点头,放下了戒尺。

    朱允炆心中暗喜,反抗有效!

    老师终于意识到判罚不公了。

    朱三……咳咳!朱允熥都动手了,不过是背书,

    我就是喊个外号、没有劝架,怎么可能要打六下?

    我也可以背书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