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玉玺的问题 (第1/2页)
关于孙坚有没有在洛阳找到玉玺,历代史家看法不一。
首先汉献帝登基的时候,《后汉书》明确记载是太傅袁隗将刘辩扶下御座,解除玉玺印绶并转交给刘协。
-----------------
《後漢孝靈皇帝紀中卷第二十五》:
是日,卓脅太后與群臣廢帝為弘農王,讀策,太后流涕,群臣莫敢言。
丁宮曰:「天禍漢室,喪亂弘多。昔祭仲廢忽立密,春秋善之。今大臣量宜為社稷計,誠合天心,請稱萬歲。」
太傅袁隗解帝璽綬,立陳留王為皇帝,年九歲。太后遷於永安宮。
-----------------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洛阳宫变中传国玉玺这个时候并没有丢失。
因为皇帝虽有六玺,但天子废立这种场合只会用传国玉玺代表帝位。
基于这一点,那么董卓迁都洛阳的时候就更不会落下传国玉玺了。
就算有宫女偷走了传国玉玺投井而死,董卓恐怕也会排查找到。
所以传国玉玺大概率是随汉献帝一同来到了长安。
对于这一点,《后汉书》的诸多史料记载也可以作为佐证。
毕竟像传国玉玺这么重要的东西,如果丢失了绝对是重大的政治事件。
纵观《后汉书》只有在《袁术传》中提了一句“又闻孙坚得传国玺”。
西晋乐资私人撰写的《山阳公载记》中反而对这个大书特书。
同时代的陈寿在编写《三国志·吴书》时显然也采用了这一传闻。
-----------------
《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
坚入洛,扫除汉宗庙,祠以太牢。坚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