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汉官 > 第34章:四方宾至【4K】

第34章:四方宾至【4K】

    第34章:四方宾至【4K】 (第2/3页)

因为魏哲离得近,别人愿意卖个面子。

    要知道近年来辽东之地常有蛮夷入寇,像魏哲这么提气的还是少有。

    见父子俩围着买卖聊得不亦乐乎,一旁的刘氏顿时无奈道:“再过些时日就要成婚了,谈这些做什么?”

    被刘氏这么一提醒,魏宣顿时扶额苦笑道:“是了,我当真老糊涂。”

    说罢他便目光炯炯的盯着魏哲问道:“管氏那边可有异议?”

    话说魏哲和管氏淑女的婚事,其实已经完成了大半。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都已完成,如今只剩“亲迎”了。

    一般来说,对于这种跨越州郡的远嫁,当下有两种习俗。

    其一,就是男方亲自带着迎亲队伍前往女方家中接人,待将新妇接回男方家中之后,再举办婚礼。

    大多数情况下,男方为了表示诚意都会选择这个方案。

    但凡事总有例外。

    比如这次魏哲迎亲,选的就是第二种。

    即管氏一家提前到带方县住下,待到吉日那天魏哲再上门迎娶。

    不过这个方法,相比较而言就没有第一种更有诚意了。

    所以魏宣才会担忧的问管氏是否同意。

    魏哲也明白二老的顾虑,当即笑着道:“阿父、阿母,你们就放心吧,管氏那边并无异议,我那丈人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不会刻意为难的。”

    要知道按照汉律,地方长吏无令是不得离开辖地的。

    比如数十年前,东海相赵咨途经荥阳,因他声望广传天下,当时的荥阳令便对主簿道:“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

    说罢荥阳令便快马加鞭去追赶赵咨,等他追上的时候已经离荥阳很远。

    然而他虽然如愿了,事后却不得不辞官归乡。

    因为县令擅离辖地是严重的过错,便是自己不辞职朝堂也会撤职问罪。

    有时候即便县令的父母过世,也要辞职后才能归乡守孝。

    对了,那个因为追星而丢掉官职的荥阳令便是曹操的父亲曹嵩。

    但即便他家在宫中背景深厚,也照样要遵守这个规则。

    曹嵩尚且如此,魏哲就更不用说了。

    而管岳也不想为了迎亲,就让自家好不容易找到的女婿丢官去职。

    见魏哲这么一说,二老这才放下心来。

    不过随即刘氏便轻轻拍了他一下,笑骂道:“不害臊,这还没成婚呢,就急着改口喊丈人了?”

    然而魏哲的脸皮早就厚似城墙,一边认错一边犯错,让刘氏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

    ……

    很快,管氏一家也来到了带方县。

    因城小地狭,并无合适的宅邸,故此魏哲安排他们在阳丘乡田氏坞住下。

    如今田氏坞已经换了名字,魏哲为其取名为“东观别苑”。

    偶尔处理政务劳累之时,魏哲便会来到此处小住几日散散心。

    对了,昭明乡张氏坞也成了魏哲的别苑,不过如今改成了魏宅。

    可以说魏哲从头到尾,将田张两家数代的积累都尽数消化一空。

    魏哲父母这段时间便一直在张氏坞布置打理。

    毕竟总不能成婚当日,一群人聚在官邸进进出出吧。

    便是魏哲不在乎外人的评价,带方县官邸那点地方也不够用的。

    而当魏哲在为婚事忙的不可开交时,几个高冠广袖的中年文士却一脸好奇的走进了带方城。

    “幼安,你这妹婿当真非一般武夫呀?”

    只见其中一位气质飘逸、长须白面的中年文人如此感慨道。

    此人唤作华歆,字子鱼,乃青州平原郡高唐县人。

    见他这么一说,另一位相貌古拙的高个儒生亦是点头附和道:“此人才兼文武,实为治世之能臣。”

    这人便是邴原,表字根矩,也是北海朱虚人。

    他与华歆、管宁相善,时人称三人为一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皆为青州名士。

    不过邴原和华歆、管宁不同,他是真正的出身单微,连寒门都算不上。

    在他十一岁时父亲便去世了,因为家中贫穷,又早早成了孤儿,所以少年的邴原并没有钱财读书。但他家隔壁就是学堂,故此他常常在门前徘徊,好学若渴。

    学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