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收购 (第1/3页)
“陈总,关于飒墨品牌的收购情况,我跟您汇报一下!”
接到张世杰的电话,陈晓道:“张总,你不用客气,我们交流一下。”
前几天陈晓让他去沟通品牌收购或者代理合作的事宜,他不敢怠慢,这两天亲自在跟进这个事情。
这也是让现在的依诺集团突破瓶颈的机会。
巧了,飒墨品牌也遇到增长乏力的瓶颈了!
飒墨定位高端潮流品牌,其客单价与轻奢品牌相差无几,在各大商场也都是与轻奢品牌在同一区域。
但是想一想,每个省份有轻奢品牌的商业广场有多少,可以想象飒墨品牌的渠道布局是受到制约的!
终端少,又想提升业绩份额只能提升单店产出,而提升单店产出对货品的丰富度要求就比较高。
可是飒墨现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是以经销代理模式来进行的,因为这样操作集团不需要占用太多的资金流。
这也是飒墨品牌发展之初现金流不太充裕时的无奈之举。
问题就在这,现在全国的经销商模式已成型,弊端就出现了!
一方面,经销商开店谨慎,不是非常有把握的场子不开,另一方面经销商订货谨慎,为了避免积压库存,经销商订货喜欢追求货品的深度,而放弃宽度!
这样做的好处是货品不容易断码,方便整合尺码。
弊端就是因为货品宽度不够,顾客可选择性不高,导致业绩受损。
可是经销商在业绩份额和库存压力的取舍上,显然更看重后者。
所以发展到当下,飒墨的渠道布局推进很慢,经销商的采买每年增加也有限,集团想要大刀阔斧的整治,经销商又抱团取暖。
这种情况下,飒墨品牌方没人敢轻举妄动,因为一旦经销商抵抗起来,造成品牌业绩和利润的损失就有人要站出来承担责任,显然没人愿意做这个坏人。
这是大公司的弊端,明知问题在哪里,但就是不作为,每个人考虑的是先自保。
因此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