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无法理解的脑回路 (第2/3页)
然与此前是三十来文一斗,依旧贵得离谱,但这等节骨眼,苦一苦老百姓,最终一样能化解灾情。
没必要急着跟那些粮商撕破脸皮啊?
万一他们狗急跳墙,那可就前功尽弃了啊!
这正是许县令担心的点,物极必反。
崔浩却是冷笑道:“本官的家族在清水城有线人,对这些粮商的手段太清楚了,他们以六十二文一斗疯狂屯粮,如今他们手头上的粮食,足够供十个清水镇一年的消耗了,即便是降到八十文一斗,他们也能从中获利数十万两银子,这还不够?”
“所以他们一定不会鱼死网破。”
崔浩又笑道:“为官者,一张一弛,打一棒子,给一颗枣子,这才是持久之道,懂?”
许县令目光闪烁,就像看着一尊天神莅临,连连拱手道:“大人当真有经世致用之才!下官实在是佩服啊!有大人在,何愁灾情?”
为了靠上这艘大船,许县令拍了一顿马屁,便匆匆前去宣令。
另一并,当清水镇各大粮商,收到了崔灿的命令后,都是陷入了深深的沉默,犹豫不决。
这位崔御史,乃是当朝户部侍郎之子,后台靠山八风不动,又是青河崔氏的族人,有皇后崔师师的树荫庇护,谁都不敢贸贸然得罪。
而且此次崔浩奉旨赈灾,合情合理,若是他们不配合,指不定会被莫名其妙安上个造反的名头。
到期时,你就是富可敌国也没用啊?
还不是大离朝廷的钱袋子,予取予求?
当然,他们也不是没有选择的余地,崔浩虽然下了死命令,但是给他们保留了十八文一斗的利润,这已经是个相当可观的数字了。
这场灾情下来,他们的子孙后代都不用再为钱银发愁。
于是,他们都纷纷做出了决定,一同压下了粮价。
在崔浩的铁腕下,清水城的形势已经缓缓趋向平和。
百姓虽然吃不饱,但也饿不死,自然也就不会鱼死网破揭竿而起。
但这更像一个看不到头的笼子,即便是灾情过后,他们能买到正常价格的粮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