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44章 沉粮

第44章 沉粮

    第44章 沉粮 (第2/3页)

则全部留在彼处。

    “你们过河之后,把桥拆了。”

    从渭北欲往渭南,东西百里距离,只有郿坞南边两道木桥可渡。

    “唯!”满头血已干透的尹大目得令后径直出走。

    “陛下,那几万石粮食跟一两万民夫都不要了?”中书令孙资大惊。

    关中本就人烟稀少,粮草与这些民夫几乎都是不可再生资源!

    与孙资的惊骇不同,大将军军师杜袭却对天子的做法连连颔首。

    若能成功将那几万石粮草全部丢到河里,则蜀寇断不能再出斜谷口威胁郿坞与长安。

    “陛下,万一蜀寇不来呢?又或者蜀寇晚来呢?”中书令孙资甚至想出门去追尹大目,仍然心痛于那些资源,觉得还能再救救。

    “那咱们不是白白损失那么多粮草与那么多民夫?”

    中书监刘放此刻也急忙附和:

    “陛下,深思啊!

    “咱们从雒阳含嘉仓千里运粮两三万石到这郿坞,一路上人吃马嚼的消耗,二十万石都远远不止!

    “眼前的四五万石粮草,几乎就是关东一大州一两年的租税啊!”

    倒不是说一个州一两年租税只有四五万石。

    而是四五万石粮食要想从雒阳运到关中前线,雒阳含嘉仓积粮的减少不是四五万,而可能是二三十万,甚至更多。

    从其他大州运粮到雒阳含嘉仓,又有几成损耗。

    “好了,朕意已决!”

    曹叡下的决心不小。

    不是所有人面对如此巨大的损失都能这么毅然决然的。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

    蜀军一旦失去粮草后继,则断然无法举大兵屯于斜谷。

    唯有如此,曹叡才能从容东归雒阳。

    “陛下,郿坞由臣等主持即可,您请与东中郎将一同先回长安吧!”

    杜袭收到了蒋济的暗示,赶忙上前来劝。

    “明日再回。”曹叡对劝阻仍旧不管不顾。

    “现在走,是要朕露次田中?

    “朕难道已经是刘协了?”

    此话说得实在有些悲愤了。

    趁夜色离开,到了半夜势必要在野外露宿。

    天子露宿田野,这是末代天子刘协才有的待遇,传回朝中,对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