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此行当可慰同仇 (第2/3页)
花,万事大吉。
事实上,麻烦的事才刚刚开始。
军事上的战争只是几日而已,政治上的战争却是时时刻刻每分每秒都在发生。
就比如辛弃疾这厮,着重参观了一下仓城之后,在临走之前就对魏胜表示:天平军也可以谈,天平军也是抗金的,这些多到连点检都困难的甲胄器械粮草能不能分出一些来,支援天平军?
一番话把原本对辛弃疾极有好感的忠义军诸将腻歪得够呛,纷纷在背后说辛五郎这厮看起来人五人六,其实极其不当人子。
辛弃疾仿佛也知晓自己这种虎口夺食的行为属实有些过分,替耿京与魏胜约定了大约会盟时间后,就赶紧走了。
当然,这种行为终究无可厚非,上下还一日百战呢,更别说盟友了。
要刘淮说,辛弃疾的脸皮还是太薄了。
辛弃疾作为天平军高层,为自家儿郎争取好处,有什么错吗?
如同刘淮,见到天平军可能会发挥的作用后,还不是以客将身份,理直气壮的掌握了一段最高领导权吗?
如果易地而处,刘淮八成指着‘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大旗撒泼打滚,不拿走几大车的粮草绝对不会罢休的。
而辛弃疾如此表现,只能说此人还没有政治家的厚脸皮。
将辛弃疾打发走了之后,真正的挑战就来了。
沂州与海州不同,这里有沂水这条大河贯穿南北,汇聚淮河,属于航路繁忙的通道。
而临沂所处在这个位置,就决定了此地的豪强不单单只是地主,也不单单是豪商,毕竟这个世道跑商没有一些武力就只能当各路盗匪的盘中餐。
所以,沂州豪强都是类似何伯求一般,是豪商、军队、地主加上一定的黑道势力所集合而成的混合体。
当然,以这些豪强的实力,在已经大胜的忠义军面前实在是不够看。
但行政,如何能仅仅依靠兵威呢?
这些豪强可能曾经欺压百姓,可能曾经为虎作伥,甚至可能曾经就是刘淮最痛恨的那些人。
封建地主阶级嘛,早晚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时代,地主豪强却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说的明白一些就是,忠义军可以清算任何沂州豪强,却不可能把沂州豪强全部杀光。
而就算忠义军真的大发神威,搞带清洗,豪强们留下的基层行政生态位拿什么去补充呢?
须知这是已经沦亡几十年的北地,金国官府根本不管文事,全靠百姓自觉,基础教育几乎全面崩盘。
虽然到不了‘汉儿尽作胡儿语,却向城头骂汉人’的程度,却也是识字率大幅下降。
刘淮虽然有扫盲的计划,但现在明显不是有条件干这种事的时候,而且也来不及。
所以,沂州豪强们不能全用,得处死民愤极大之人,从而让沂州百姓归心,从而获得接下来分地的田产。
但绝不能全部弃用。
不要以为同为地主阶级,这些人就能在所有事情上都是一条心。超过三个人的群体肯定有利益点不同的地方,只有拉一派打一派才能做事。
而沂州豪强中,名声最好,威望最大,本事最高,能耐最强,也就是忠义军最该拉拢之人是谁呢?
是特么何伯求。
事实上,当安民告示贴出之后,就有无数投诚的吏员、前来拜见的耋老、选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