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一百一十七章 凭谁问廉颇老矣(一)(四千字)

第一百一十七章 凭谁问廉颇老矣(一)(四千字)

    第一百一十七章 凭谁问廉颇老矣(一)(四千字) (第3/3页)

心,那过不了几日,咱们就会被自家人架起来,不反也得反了!”

    张丑闻言直接失态:“怎么可能?为什么?凭什么啊!就凭宋人这点小恩小惠?就凭宋人没抢他们的粮?就凭宋人没在他们收粮的时候杀了他们?就凭宋人派出些民夫协助他们收粮?”

    似乎意识到自己失态,张丑喘了两口粗气继续激愤说道:“难道他们都以为跟了宋人就能过天大的好日子?宋人也需要民夫的!那些民夫还就在他们眼前,帮他们收粮食呢!”

    马金陀定定的看着这位结义兄长,如何不明白张丑为何这番作态?还不是因为他也已经感觉到人心不稳了吗?只是一时间不愿意承认罢了。

    等到张丑说完之后,马金陀才郑重开口:“大哥,从忠义军民夫那里传来的消息。那宋人忠义军开始分田分地了。”

    张丑呆愣了片刻:“他们哪来的地?”

    马金陀诚恳回答:“大哥还想不明白吗?忠义军的土地当然都是从亲近金国的地主庄主和那些猛安谋克户手中夺来的,他们只不过把金国这些年干的事情反过来,再干了一遍而已。”

    张丑彻底呆愣住了,良久之后才出言:“真的吗?不会是宋人放的谣言吗?”

    马金陀摇头:“俺专门去问了,那些民夫中有的得到了家书,有的接到了乡人的口信,还有的甚至是因为家中分田,要保卫……那个词是啥来着,哦对……保卫胜利果实来主动参的军。

    其中立功将士得田最多,寻常将士其次,民夫再其次。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如此多的人,如此详实的分田办法,如何是同时说谎造谣呢?”

    张百草在马上晃了晃,与其余骑士相顾骇然,却发现其中有两人面色如常,似乎早就知道有这消息,当即醒悟:“这件事情,庄户们都知道了?宋军昨日才将民夫放出来,和庄户们杂混在一起,今日就已经所有人都知道了?”

    马金陀冷笑以对:“张二,你想清楚这是什么事情,这他娘的是分田分地!是安身立命的大事!一天传遍整个庄子,你觉得快?俺还觉得因为秋收而慢了哩!”

    张百草也愈加慌乱:“可,可为何没人来告诉大哥,也没人来告诉我?”

    马金陀喟然以对:“张二,你说说,你们张家庄谁的田地最多?如果要分,又要先分哪家的田?”

    张丑浑身哆嗦了一下,看着身旁的亲信骑士,在秋日的熏风中如坠冰窟。

    那两个骑士连忙在马上拱手,尴尬出言:“大爷,俺们没有这种放肆想法,只是觉得这种谣言不算个正经说法,所以就没跟大爷搅耳朵。”

    张百草摆了摆手,示意与他们无关,随即又有些咬牙启齿:“这些忘恩负义的白眼狼,难道忘了俺大哥的恩义了么?!”

    张丑立即呵斥自家二弟:“俺哪有什么恩义?!就算有些安民的心思,也被局势所磨,不得伸张。哪如人家忠义军干得漂亮?!”

    他原本想要通过呵斥二弟来让那两名亲信骑士安心,可见到两人的表情依旧讪讪,不由得又是一阵气闷。

    马金陀却是出言解围:“大哥,咱们上边这些人,都知道恶事是金国朝廷所做。但下边那些人,却只看到是大哥你将儿郎征发为苦力。对于他们来说,张二口中的恩义就是荒唐,什么恩义?将自家三舅公家儿孙送到沂水当纤夫的恩义吗?”

    张丑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马金陀继续诚恳说道:“大哥,咱们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刚刚俺说的三策就是上中下三策,既然你不同意投宋,也不同意扯杆子造反,那就只有一条路可走了。你如果此时不显一点手段,那就真的要人心丧尽了。”

    张丑冷汗直流,他万万想不到原本只是来探查敌情的小行动,却会被逼到这份上,犹豫片刻,在马上探身握住了马金陀的胳膊。

    “阿陀,你说的对,今日就是要下决断的时候了,出兵,立马就出兵。”张丑脸色变得狰狞:“今天就出兵!”

    马金陀胳膊被抓住,脸色不变,心中却是叹气。

    看演义时,古代谋士给上中下三策时,主君总选中策,当时自己还在腹诽,为何不选上策。

    现在轮到自己可倒好,自家主君选了个下策,只不过大丈夫既然投身效命就应尽力,也怪不得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