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吾为曹操!绝非袁绍!(大章二合一) (第3/3页)
邓肯的武力虽然惊人,但是阵斩匈人帝国的皇帝,传说中的上帝之鞭-阿提拉,依旧非常的困难,可以说是自己也在拿命去搏!
机会很小。
而按照历史轨迹走,匈人大败后,上帝之鞭-阿提拉会被困在车城里面,最后护国公-埃提乌斯撤围放走了他,让这一场影响历史走向的大决战,草草落幕,最后不了了之。
这个结果邓肯也没办法接受。
甚至后来埃提乌斯被皇帝谋杀,放走上帝之鞭绝对是原因之一。
“当袁绍?还是当曹操?”
历史上没有新鲜事。
如果邓肯不拼死力战强突阵斩上帝之鞭的话,大概率沙隆之战的结果不会有太大变化。而他要是没什么机会阵斩上帝之鞭,那么历史的回旋镖就有可能会出现。
到时候上帝之鞭-阿提拉被困在了马恩河畔,埃提乌斯估计还是会想要放他走。
邓肯追?还是不追?
埃提乌斯放走上帝之鞭,可能有许多的考虑,比如说匈人可以制衡蛮族,两个人是私交好友,因为战争中西哥特人战功卓越,他们再斩杀了上帝之鞭,必定威震欧洲,再也无法压制等等。
甚至是不乏他自己想养寇自重,上帝之鞭活着对他更有利等等。
可这些都是护国公-埃提乌斯的理由。
邓肯不需要考虑这些。
他只需要考虑的就是一点,如果上帝之鞭-阿提拉大败,他要不要抓住机会斩杀了对方!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
最后只有曹操一个人去追杀董卓,可惜最后中了埋伏,大败而归。
但这也是曹操的扬名战!
邓肯追杀上帝之鞭,就必定跟护国公-埃提乌斯决裂。
甚至,他都可以当场怒斥:“竖子不足与谋!”
那么接下来。
这场影响历史的大事件,就是他一个人的舞台了。
护国公-埃提乌斯根本不可能帮他,邓肯手中的军队,不列颠军团追不上,最多只有几百骑兵,能不能成功?
会不会像曹操一样大败而归?
这是他需要考虑的事情。
邓肯最需要决断的事情,就是沙隆之战打完后,他是当袁绍,还是当曹操!
当曹操的话,就绝不能战败,必须一战定乾坤!
直接突袭阵斩上帝之鞭!
哪怕是跟护国公-埃提乌斯彻底决裂,邓肯也要斩了那传说中的上帝之鞭,大不了直接退回不列颠岛发育,帝国现在拿不列颠行省没什么办法。
这个决断不亚于放手一搏,可是成功了,今后的历史就此改写,他在人类历史上成就一番不朽功业!
原定历史中,上帝之鞭是迎娶日耳曼新娘后突然暴毙的。
死得比较蹊跷,也不符合上帝之鞭的威名。
邓肯要猥琐发育的话,就是当袁绍,混个名声,等上帝之鞭自己暴毙,而要杀出一片天下,就是当曹操,千军万马吾独往矣!
此战若成,铸就不朽战功,一号人间体以上帝之鞭-阿提拉的人头,登临‘不朽英灵’的王座!
人类历史上,永远都有他的一道浓厚笔墨。
“只能临阵决断了。”
“最好还能获得一点援军,如果有两千骑兵,我就有很大的把握阵斩了上帝之鞭!”
邓肯此时心中已经做好了一番谋划。
当曹操!
如果埃提乌斯不追击,他就留下一句名留青史的‘竖子不足与谋!’
他不但要拿上帝之鞭的人头铸就不朽功业,还要踩着护国公-埃提乌斯上位,成为最后一个真正的罗马人!
邓肯谋定而动。
在诸多势力统帅还在商议接下来的决战时,他对着克里冈、布雷德、埃德蒙森等人,吩咐道:“接下来的决战很难。”
“你们必须保存实力,稳住阵线。”
第一要素是保存实力,不要跟匈人精锐血拼。
他就这么几千人,拼完了就啥都没了。
如果后面要追杀上帝之鞭,他的军队必须保存实力。
第二要素是稳住阵线,也不能全程摸鱼,不贪功,也不怯战,想办法稳住自己的防线就好。匈人大军也没那么容易攻破精锐鹰旗军团的防线。
高手过招,全是阴招。
中军营帐的布阵已经商议出来了,护国公-埃提乌斯作为百战老将,居然将阿兰人的流亡国王,还有诸多不被信任的蛮族乌合之众,放在了最重要的中军位置。
邓肯以为自己的路子野,没想到埃提乌斯的路子更野!
拿一群乌合之众当中军。
这场战斗注定就不是常规套路了,搞不好会打成了换家战术,匈人大军一波杀穿了帝国中军,埃提乌斯可能会让西哥特精锐骑兵爆了对方的左右翼防线,然后反过来包抄敌人的后路。
“全他妈是阴招!”
虽然说兵行险着,但是用乌合之众当中军,这也未免太冒险了。
匈人大军那边,上帝之鞭-阿提拉也是最顶级的战术大师,跟邓肯是一路人,都是‘兵形势’的流派,对战机把握相当敏锐,他估计也有什么特殊布置,搞不好能杀穿帝国联军的防线。
邓肯在知道护国公-埃提乌斯的布置后,脑子里面就一个想法,不列颠军团要保存一点实力。
这乱战要是打起来了。
最后的胜负手就是看谁有一支生力军,帝国中军必定会全面溃败,整个阵型都会被敌人凿穿,如果能围起来,或者击破敌人左右翼,还有一丝胜算,否则的话,全看天意,血祭国王,看西哥特精锐骑兵是不是会士气暴走。
“这就是传说中的名将吗?”
“感觉跟我差不多啊。”
“都是战场上的赌徒,全他妈一波梭哈了!”邓肯看着战略地图喃喃自语。
打赢了,就是名将。
打输了,就什么都不是。
护国公-埃提乌斯的战略布置,给邓肯好好上了一课,让他明白了传说中的名将,也必须是一个疯狂的赌徒,关键时刻要真敢一把梭哈了。
晨曦的微光中。
护国公-埃提乌斯集结诸多势力的大军进入战场,不远处匈人的大军也摆开阵型,似乎是打算做出一些应对。
跟邓肯想象中的大决战不同。
因为双方都有大量的蛮族军队,纪律性较差,在布阵时各自考虑,不断地变换阵型,一场大决战,硬生生拖到了快下午三点钟,双方才彻底布置好了阵型。
谁都不敢轻举妄动。
上帝之鞭-阿提拉率领精锐匈人骑兵坐镇中军,他眺望着远方的帝国联军,在阵前发表了一通慷慨激昂的演说。接着,他亲自手持一张夸张的战弓,朝埃提乌斯联军的方向,射出了一支金竿红羽的箭。
下一秒。
风云变幻,大地震颤。
匈人帝国的大军,随即倾巢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