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虎贲郎 > 第79章 兵家圣子

第79章 兵家圣子

    第79章 兵家圣子 (第1/3页)

    天子行辕,随驾公卿、百官也是饱餐。

    但油荤不重,也就少数人出现了不良反应。

    是以两份奏表送上后,杨琦在一处小院内与赵基谈话。

    小屋是冬季时修缮的,这不是杨琦一个人的,他与堂弟杨彪、司徒赵温、司空张喜几个人一起居住。

    人多一点,冬季也好受一些。

    甚至小院内的菜圃,也被这几个人打点的有模有样,明显浇水勤快,没受春旱影响。

    赵基左右打量,杨琦见怪不怪,引赵基在木墩落座后,才说:“昨夜惊扰圣驾,又有匈奴、宗贼作乱,天子已然劳累,明日自会召见中郎。”

    赵基闻言扭头看一眼矮墙外:“明公,卑职担忧去卑生疑。”

    “此人知进退,此刻自不敢行狂乱之事,且让他在墙外候着。”

    杨琦终究是侍奉过灵帝的旧臣,这点底气还是有的,随即就说:“先不论公事,老夫有些私事不解。”

    “请问。”

    “敕使赵蕤回朝,讲述中郎请求,凡关系虎贲诸多所请,无须中郎担忧,朝廷自不会辜负功勋烈士。”

    杨琦观察赵基神情,询问:“是赠官中郎家翁一事。今朝廷百废待兴,正值用人之际。令尊亦是衣冠出身,能栽培中郎成器,想来也非凡人。以老夫之见,理应征辟公府,历任台阁,为朝廷栋梁。可若因中郎功勋而授官,不利仕途长远。中郎一腔孝心也是好的,可老夫亦有一番见解,不知可愿听从老夫安排?”

    他的堂弟杨彪是太尉,太尉公府自然能征辟掾属,这就是公府出身,观政熟悉后要么外放县令长,优异者补入台阁,如兰台、御史台、尚书台。

    公府出身与孝廉出身类似,远在勋贵郎官出身之上。

    老赵去当尚书?

    想到老赵穿黑色吏服戴进贤冠,与一众饱学之士文绉绉朝夕相处,这多少有些奇异。

    赵基感觉这有点为难老赵,就说:“不瞒明公,家翁性情刚烈,早年杀人逃亡潜匿河东,专心治理家业,鲜少过问治世经学,恐难受朝廷之重。”

    “这叫什么话?”

    杨琦瞪眼:“国家板荡,缺的就是如令尊这样刚烈直臣!此事待元明公回朝,老夫与元明公商讨,中郎这赠官之事,不妨落在令堂身上。令堂为国家养育中郎这样的功勋英雄,以老夫之见,非封君不可表勋!”

    赵基想了想觉得也对,就拱手:“卑职学识短浅,读书甚少,阅历不足,就听明公安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