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踏雪无痕高梁河(求月票) (第3/3页)
道哪个是官,叫他传信给我,我过来这边察看。”
守陵官这时忙行礼道:“下官知道了,若神驴寻找,定然派人通知殿下。”
赵倜点了点头:“往后有继任者到来,将此话传递下去,就说是本王的命令。”
守陵官道:“下官省得。”
赵倜又看了驴片刻,然后转身率领一众人往陵外走,边走边道:“刚才说的话作数,倘若想要回去东京,也可以去找守陵官。”
他带人越走越远,黑驴在陵前看他身影,隐隐约约之间,竟露出一丝仿佛思索的神态……
赵倜上了官道,队伍往东京返回,没两日踏入京畿,于这天早晨进到京城之中。
他回王府换了身衣物,然后入宫复命,倒没有别的多说,把易筋经给了赵煦,赵煦露出大喜表情。
这种私事自然不可能朝上加封,赏赐赵倜也不要,毕竟他现在身家太过丰厚,不说富可敌国,可也不遑多让。
鬼樊楼数十近百年的财物,江南明教数代积攒的金银,明教可是要举事的,没钱怎么好举事?又不是那种官逼民反的起义。
当时他除了给赵煦送了一些外,剩下的都留在王府,可王府之中的库房根本装不下,最后挖了庞大地窖存放。
这些钱财来路较明,他也不怕赵煦知道许多,毕竟真怕知道就不会每次都给宫中送进一些了。
最后赵煦给他一个月的假期,可以好好在家歇息,他除了带领手下众人出城郊游,就是在府内修练武功,将神足经和寒冰神掌都练得更为熟稔,内力也增加了许多。
转眼一个月假期将要结束,这天收到了王语嫣自江南派人送来的书信。
信足足写了七八页之多,大抵都是当时不辞而别的解释,言说来日到东京当面致歉,然后便是说些在曼陀山庄的日常琐事,包括和逍遥子学武,学的乃是李家家传的无量海宝箓。
赵倜将她描述逍遥子和学武之处反复看了几遍,期间王语嫣提起山字经,言道逍遥子说这门功法古怪,想大成有极为苛刻的条件,所以逍遥子才先教她无量海宝箓。
赵倜放下信后不由沉思,想起在辽国时耶律延禧说他练的就是山字经,此刻看来,却又不太像是逍遥子传授,那耶律延禧从哪里学来的这门功法?
还有他发现王语嫣没提南唐之事,只说李家,那么应该是逍遥子未与对方说起他这个李家的真正来历,王语嫣只以为是江湖上的武学世家。
结合上次逍遥子入京表现,这人似乎对当年南唐灭国的事情已不太记挂于心,就算还有些耿耿于怀,可好像也不打算有任何举动。
但想想也是,都百多年过去,放在民间普通人身上,都已经五六代了,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就算当时再恨大宋,但已经百载岁月,时间或许早就冲淡这些事情。
不过也有可能是出于无奈,觉得没有任何希望,毕竟大宋立国太久,他不比慕容家那些人执拗,觉得还会复国有望。
至于刺杀宋帝报仇,眼下来看却没任何意义,当年下旨进攻南唐的是太祖,扫平山海观的是太宗,两个人都已经死去许久,那么刺杀当今皇帝吗?
不说京城宫中还有武德司隐藏了多少高手,就算能杀了,那也绝对跑不掉,必然葬身于此。
至于大宋宗室成员那么多,再推上来一位做皇帝就是了,就算朝堂震动也不过是一时,根本动摇不了根基,等于做了无用功,还将自己搭入进去,等若当初从山海观白跑了。
随着赵倜开始上朝,冬日也已来临,京城迎来了第一场雪。
然后年关将近,城内各处热闹,百姓们都开始准备年货过年。
就在腊月二十七这天下午,赵煦召赵倜入宫,到了御书房坐下后,赵煦道:“辽国送来了国书,说要增加榷场货物种类和数量,会在年后派使团进京商谈。”
赵倜闻言摸了摸下巴:“辽国派使团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