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少林,少林(求月票) (第3/3页)
凝出一朵霜花,那小蚕见状立即滑了过来,小小身子弹起,跃至他的掌心。
赵倜将它丢入水晶壶中,走出门外,此刻天边鱼肚白泛起,已是清晨时分。
七日之后,赵倜休假结束,开始上朝,此刻朝上一派热火朝天,欣欣向荣。
新法各种事项已经逐步推行下去,大臣们干劲十足,极为忙碌,彼此配合默契无间,至少在这种万事初兴时候,还没有表现太多的勾心斗角。
不过赵倜知道,随着一切稳步向前,新法益处在朝堂民间展现,国力民力大幅提高,进到蓬勃时期,那么各种矛盾的产生不可避免。
国力弱时有弱的矛盾,国力强时有强的矛盾。
朝堂臣官之间,即便是忠臣也好声名,而想强国富民,一展报负,又怎可手中无权?不争权又怎能行。
奸臣更不必说,弱时大抵涸泽而渔,强时只想要的更多。
赵倜眼下不想过深掺合这些事情,繁琐宂重,耗费精力,有赵煦在,如何甄别判断,如何平衡其间对错,在赵煦这个官家,不在他这个亲王,他插不插手其实影响不大。
随着政事结束,赵煦对出使辽国人员赏赐,他军功再转,又被赐下一座大宅和城外一所庄园。
其他人也差不多都有封赏,苏轼赏了不少,但官职未动,不过这已算是不错,否则若无此番出使,早就贬走,再过两年,去了天涯海角那边。
散朝之后,赵煦召赵倜去御书房说话,但进去坐了半天,赵煦却只是沉默,并不开口。
赵倜观看赵煦神情,见他又出现那种极为矛盾的气质,仿佛平日几种不同时刻的状态拼凑到一起,看起来格外的割裂别扭。
足足一两刻钟,赵煦才叹了口气道:“八哥儿。”
赵倜微眯双眼道:“官家,臣弟在。”
赵煦点头:“我有一件私事,打算叫八哥儿去办。”
赵倜闻言疑惑:“官家,不知是何私事?”
赵煦看着他道:“我想叫八哥儿前往少林寺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