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喜当爹 (第2/3页)
大战,红衣教主夜奔港岛的奇闻轶事。
张超阳也好、马画藤也罢,在座众人都对这位此前颇为神秘的青年企业家比较好奇,相互打探了解了一阵。
但今天心思最重的无疑是马芸。
前世马芸无论公司和个人都曾入股华艺,做到第三大股东。
这一世的他自然也萌发了进军文娱产业的兴趣。
问界他倒是想插一杠子,但这三四年里国内的风投跪白了头,还没有一个能入得了人家的法眼的。
只有去年熊潇鸽和明日资本的徐新投了问界旗下的子公司问界商城,在追赶阿狸的道路上狼奔豕突。
其实他和华艺的联姻,何尝不是看到了这一点。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阿狸对问界商城的优势并不是绝对性的。
支付宝2004年独立,问界也在发展自己的支付业务;
问界商城和刘伊妃、周杰仑等明星的深度捆绑、事件营销,这是阿狸没有的;
问界商城另辟蹊径,企图从物流建设和配送服务进行弯道超车,即便现在看不出效果,但这也是阿狸没有的。
再者,华艺背后不但有国内管聊资本的身影,还和华纳、新闻集团两家好莱坞六大有合资公司与持股关系。
试问国内除了问界,还有第二家值得考虑的影视公司、娱乐公司可供他选择吗?
老马没有忘记今天此行的主要任务,出言试探:“路总,你是娱乐业和互联网两开花,早晨跟你咨询的阿狸搜星项目,觉得怎么样?有没有搞头?”
“我真没太关注啊马总,就是选秀呗?和湘台合作?”
“没错。”
路老板沉吟了两秒:“搞吧,其实问界这几年的模式早就被研究透了。”
“无非是好作品和节目捧人,通过互联网和SP流量变现,同时人气反哺互联网产品和作品、节目,形成良性循环。”
“但节目质量、你们选秀出来的人有没有大红大紫的潜质,再者用于变现的互联网产品合不合适,这就需要再细化了。”
这话就算他不提,也是当今业内的共识。
“王牌产品”就是小刘。
马芸抚掌:“路总是敞亮人,把话都说这么透了,那我们就全力施为!”
他站起身来,虽然身高比路老板差了老多,但时代人杰的气势是不输了谁的:“来,路总,这杯我必须敬你!”
“这几天在问界视频看了你在北电的演讲,你是一位具有大气魄、大胸怀的领导者。”
“讲实话,我本人对金庸、武侠这些古典文化也很痴迷,希望这些优秀的中国文化能走出去。”
马芸突然又开了个玩笑:“讲个小心思给大家笑话笑话,其实我入股华艺,也是想有天看看有没有机会请房龙、李莲杰他们陪我拍一部武侠片,让我在电影里过把瘾就好了!”
路老板心里哂笑,原来你老马从现在就有这想法了。
“这电影到时候问界必须支持,问界嘉禾100%排片安排!”
青年导演场面话跟上,众人大笑,气氛活跃。
桌上觥筹交错,院中的桂花树随风轻摇,暗香浮动,与屋檐下几只歇脚的麻雀啁啾交织成趣。
内地互联网,有两次比较有名的行业大佬聚餐。
第一次是2001年临安西湖边,已经封笔的金庸和马芸、丁磊、张超阳、王志东等人围坐一团,煮酒品茗。
第二次是第四次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的“乌镇饭局”,形成惯例后每一届你方唱罢我登场,映射了互联网届的派系纷争。
2006年的今天,重要人物还没有齐聚的冰窖王府这一次非典型聚餐中,中国互联网届的半壁江山到齐。
未来的互联网江湖中,今天到场的也好,缺席的也罢。
也许在不久的未来,问界难免将会与桌上的一位或几位直接展开竞争。
例如已经入股华艺的阿狸,对微博项目产生兴趣的企鹅和搜狐。
合纵连横,或敌或友。
正如他对刘伊妃所讲,与人斗其乐无穷。
这也是重生者的乐趣所在。
——
2006年的中国互联网的大会持续了三天。
不过路老板第一天亮了相、交了差,在记者的采访下一顿马屁和展望后,就迅速回到了金陵的石湫影视基地,继续影片的拍摄。
一切恢复如旧,剧组经过这段时间的磨合进入正轨,拍摄进度加快。
无论是业务能力抗打的影帝汤姆汉克斯、影后摩尔,还是深刻研磨角色的刘伊妃,让一向在片场脾气不好的路宽都很少能挑出太多的错漏。
只不过有些事情也是有利有弊。
刘伊妃的沉浸,使得青年导演这段时间帮助她转移注意力的努力打了些折扣。
或者说,只要她还没成长到收放自如的地步,就免不了会产生和角色的现实纠缠。
就像把一个溺水者暂时地打捞上岸,只要她的泳技不过关,再下水一样有风险。
只有让刘晓丽等人时刻关注她的状态,再及时做调整罢了。
九月中旬,剧组来了几位从北平赶来的问界核心管理人员。高骏、董双枪和陈芷希三人抵达喜来登,等着下了戏的路老板。
他在金陵要兼顾奥运小组和剧组,有要事自然要请问界员工移动办公了。
路老板一脸胡茬地推门进了自己的套间:“等久了吧?”
屋里闲聊的三人起身,陈芷希翻开自己的行李:“路总,你要的茶带过来了。”
“好好好!这几天精疲力竭,没茶没烟提神真不行。”
董双枪看他眼圈都重了些:“你也别太拼了,悠着点儿哎。”
“没办法啊,前段时间耽误了十几天,这进度得赶上来。”
路老板让陈芷希现在就给自己泡上:“汤姆汉克斯都懵逼了,天天加班,想必现在很怀念他的资本主义国家。”
“哈哈哈!”
一人面前摆了一盏茶,陈芷希给大家发了一叠材料,高骏也翻开他那本万年不变的蓝色封皮工作笔记。
“路总,我在业内收到的小道消息,华纳要退出中国了!”
青年导演皱眉,心中有些惊异,这么早?
早在2001年,国家加入WTO时承诺在院线和影院投资上对外开放,持股比例不得超过50%。
六大之一的华纳进入中国,子公司华纳国际和上影集团合资,成立了永华影城。
外国热钱投资高峰发生在2003年,国家把外资持股比例从50%提到了75%,全球都看向了东方这一隅。
但就在今年初,国家颁布了《关于文化领域引入外资的若干意见》,重新把这一比例下调至49%,不允许外资主导。
加上这几年外国投资者的影城感受到了内地行政力量的支配——
各种主旋律类电影的任务分配,很叫它们头疼,由此开始逐渐退出。
只不过这一世的时间线似乎有些早啊?
高骏解释:“除了政策因素,主要还是我们在魔都、北平的超高端影城对他们的盈利产生影响,多方权衡之下,这次才下定决心全军撤退。”
路老板笑道:“这肉不吃到嘴里,那真是犯罪。”
高骏详细汇报:“华纳转手的影院一共七家,其中魔都的永华影城已经连续三年拿下内地影院冠军了。”
“但这七家中,魔都的永华影城、金陵的上影华纳都是上影集团的盘中餐,他们决计不会放手的。”
“我们可以对剩下华纳和深国投合作的五家影院动手。”
路老板心有些痒痒:“老董,上影集团那边搞不搞得定?”
“这事儿悬,你也知道任重伦,那就是顶级劳模。”
“我们问界嘉禾的巨幕影城在一边虎视眈眈,他们不可能让出这块肥肉的,再大的面子我看也够呛。”
“好吧,这件事先放一边。”青年导演翻开资料:“今天叫你们过来,是要对问界嘉禾的扩张策略做一些调整了。”
“大家也都知道,截至目前,我们在一线和准一线城市的超高端巨幕影厅基本布局完毕。”
“北平两家,魔都两家,羊城、鹏城各一家,另外还有金陵、苏州、宁波、临安、津门、蓉城、山城等地,一共13家耗费巨资的巨幕影院。”
执笔记录的三人正襟危坐。
“高骏,你觉得这个速度,快了还是慢了?”
高骏苦笑:“路总,除了即将收购的西安院线外,我们这13家影院真的是已经尽最大努力推进了。”
不要惊讶问界嘉禾两年时间,才在内地布局了这13家高端影院。
考虑到拿地、运营、维持嘉禾原本在港台、东南亚的重资产影院,特别是考虑到资金问题,这个速度已经不慢了。
问界缺钱吗?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国外那一摊基本是自给自足。
国内的博客网常年烧钱,一直烧到了行业老大的位置,等到凭借着SP的东风勉强自给自足,问界视频又成立了。
版权购买加上运营费用,继续烧。
分众吞并了聚众,一统江湖,但上市的股权质押资金全部被路老板投给了保尔森做次贷。
大疆现在没有盈利能力,补天映画自给自足。
除此之外,还有已经取得融资的问界商城,算是在节流这一块去除了一块心病。
但影视投资和旅游卫视的收益,也基本只能支撑着问界嘉禾的市场开拓,以这种速度推进了。
盖影院不是玩大富翁的掷骰子买地盖房游戏。
高端影院的建设,真的是靡费甚巨。
简单算一笔账——
在上述一二线城市布局的影院项目中,因为涉及到世界一线水平的装修和设备引进,也是考虑到地价以后的升值,基本都是自购。
标准的8厅1200座影院,建面一般在1000-1200㎡。
一线城市的商业地产购置成本是1.5万-3万元/㎡,综合平均2500万左右;
单厅装修成本200万-300万元,综合平均2000万左右;
国外一线品牌设备及巨幕、座椅等采购,每座影院2000万左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