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沧桑文学 > 华娱:从神棍到大娱乐家 > 第三百三十九章 真不禁逗!

第三百三十九章 真不禁逗!

    第三百三十九章 真不禁逗! (第1/3页)

    在国内,对于人事物的评价通常来自三方面,特别是具有艺术和商品双重属性的电影产品。

    官方、学界、民间。

    今天路老板在北电标放,当着中日韩三国电影业顶级的学界、商界人士的振臂高呼,标志着他要开始对电影产品的学术评论展开影响和控制。

    电影工业化是一个时代性的命题,未来的上下游总产值何止千亿。

    作为这个命题的领军者和践行者,他是要打破朱大可、黄世贤、李劼等把控国内电影评论体系的学阀垄断,为商业片、类型片的发展进行思想大解放。

    这就相当于1978年《光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改开进行思想松绑。

    作为民营企业的老板,他的这一声高呼已经传遍国内,就等着看官方和民间的响应与态度。

    当然,在国内,你不能指望着他今天的激情演说能够在多快速度、多大程度上推进相关政策的实施。

    但问界有自己的办法。

    即通过更宏伟的国内外电影产业链的构建,和电影业学界、民间舆论的把控,去倒逼政策的实施。

    譬如当煤老板时代来临、互联网资本进入,如果有后世2025年《射雕》、《封神二》一样的烂片大行其道,自然可以通过他掌控的资源精准打击。

    以免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效果。

    这是一个大格局者的行业胸怀,亦是他为自身产业谋求的康庄大道。

    正如此前所述,国内电影产业的发展越好,他打造的产业链就越受益。

    这叫做把个人发展和价值实现置于时代浪潮之下,顺势而为。

    超阳区,大西洋新城。

    徐争有些郁闷地回了家。

    中午和宁皓俩人没有蹲守到开学典礼结束的路老板。

    后者很中国特色地陪蔡局长、佟局长等人吃饭去了。

    他今天在台上提纲挈领的电影蓝图越宏伟,徐光头心里的郁闷就越甚。

    没有自己参与进去的壮丽事业,空做一个看客有什么意思?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郭帆,《旅游卫视》出来的小剪辑师、运营人员,都能进入多少人挤破头都进不去的电影学院中的电影学院。。。

    想起今天和宁皓在楼底看到他那副寒酸的样儿,穿着剧组组服,对着自己两人点头哈腰。

    这是个导演的气质?

    “怎么说?”一进家门就是老婆小陶红没眼色的诘问。

    没错,在他心里这就是诘问,没看见你老公脸色不对嘛!

    一点儿眼力见儿都没有。

    “够呛。”徐争长叹一口气,自顾自地开始烧水、泡茶:“他那样的人,你还能指望改变他的主意?”

    小陶红算是个贤妻良母了,知道他心里的苦闷,走过去抚着丈夫的后背。

    “要不我找人看能不能跟他搭上话?”小陶红犹豫道:“之前游泳队里有个姐姐,老公现在在政务院里做。。。”

    小陶红是苏省无锡人,1987年进入国家花样游泳队,1993年恰逢其会被姜纹选中出言《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于北蓓,由此进入演艺圈。

    就像下嫁霍家的郭女皇一样,水上运动国家队出来的女孩子们,择偶的选择一向是很多,也很抢手。

    徐争忙摆手:“那更不行了!弄不好要关系搞僵的!这不是以势压人嘛!”

    光头长叹一口气:“何况你说的这位,也不见得就压得住他。”

    徐争咂摸着嘴里的茶叶,在齿尖细细地嚼了一阵,他还真的就胆大包天、突发奇想了琢磨了一阵。

    现在的路老板,到底要请出什么级别的大山,才能压得住、或者降得服?

    再次一些。。。

    哪怕是能递句话呢?

    “算了算了!”徐争突然想起他在内娱江湖里那些叵测的名声和传闻。

    众多被斩于马下、踩在脚底,湮没在历史尘埃中的敌人和对家。。。

    还是想都不要想,万一哪天梦话、醉酒祸从口出呢?

    小陶红还是很支持丈夫的,两人在2000年的《春光灿烂猪八戒》相识,彼时的她已经是金鸡奖最佳女主了,而徐争还在演艺圈默默耕耘。

    婚后的她,也是千方百计地协助丈夫事业的发展。

    夫妻俩在沙发坐下,小陶红见他稍微平复了些心绪,出声问道:“那华艺和澄天那边。。。你怎么考虑的?”

    徐争不动声色地看了老婆一眼:“我告诉宁皓了。”

    “什么?!”小陶红大惊:“事以密成,言以泄败啊!”

    “怎么能八字没一撇就跟宁皓讲呢?他跟路宽可是。。。”

    徐光头悠悠地叹口气:“你先别急,这事儿跟旁的还不大一样。”

    “2003年我给薛晓路的《失恋三十三天》剧组打过工,后来第一季《诛仙》我又给剧组做制片。”

    “原以为这是他在培养我,这个念头一直持续到《疯狂的超市》,但我现在看明白了,人家这是拿我当一把刀用啊!”

    小陶红疑惑:“为什么这么讲?”

    “《超市》的上映时间你还看不出吗?不就是跟《天才枪手》一前一后去夹击华艺和港资的《七剑》吗?”

    “害!”徐争突然感觉索然无味:“我本来也不是人家问界的签约导演,就是捡了个便宜得了个本子,还做出了点儿成绩。”

    “现在人家看不上我,也该恭恭敬敬地敬个礼,转身跑步前进了。”

    这话说得,还是有些怨妇的意味的。

    很难讲这一世知道徐光头人品调性的路宽,有没有单纯利用他的想法在。

    但很显然,面对泛亚电影学院的名额,要在他和郭帆之间做选择。。。

    这简直不算是选择题。

    小陶红还是不放心,追问道:“那你也不能提前就透露消息给宁皓啊,你们铁归铁,难保他不会提前告诉路宽啊?”

    徐争面露狡黠之色:“既然知道没什么机会,现在要考虑的,就是怎么把这事儿圆润地转圜过去。”

    “这样的人物,那可真的是宁死都别得罪得好!”

    “怎么不得罪?先有个人铺垫一下,我再去诉诉苦、卖卖惨,这事儿也就这么过去了。”

    “况且,今天他在台上的慷慨激昂,已经把自己架上去了。”

    徐争窃笑:“现在我一个有志于拍商业片迎合他的主张和旗帜的,他又怎么会阻拦呢?”

    “只不过投资和招揽我的是华艺和澄天罢了。”

    小陶红知道他是个有主意的,当即也不再劝,也站在他角度考虑问题:“那华艺和澄天都抛来橄榄枝,你。。。”

    “先不急,我看看是个什么风向再说。”

    徐争是懂待价而沽的:“今天这个开学典礼,就是他路老板向内娱开的一门大炮。”

    “不仅要在产业链上突飞猛进,还要统一思想,引领行业格局,这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

    “华艺和澄天为什么卯足了劲要挖我?就是因为他们就算再跟问界竞争,也不得不承认路宽讲的都是至理!”

    “他们缺好的商业片导演啊!”

    小陶红点头:“华艺就一个冯小钢,澄天就更加穷酸了,就一个拍电视剧的张黎,拍电影够呛,还得花大价钱请吴雨森。”

    “猪哥哥,你还是挺抢手的嘛!”

    徐争这会儿心气有些顺了,长叹一口气:“就等着宁皓那边的消息了,看看路老板是什么口风。。。”

    光头人品如何,人人心里都有评判。

    但论世事洞明,人情练达,他绝对是内娱一等一的人物。

    华艺澄天挖他做商业片导演,徐争一个问界的编外人员本不需要顾忌太多。

    只不过他的一身本事,除了自己的努力,也是通过问界的几个剧组取得进步的。

    于情于理,他不能一声招呼不打就走。

    可这招呼怎么打也是个学问。

    当着路老板的面,提到素有旧怨的华艺和竞争者澄天,会不会被他认为是自己待价而沽?

    上位者的心思你不要去猜,猜错了后果很严重。

    最好的办法就是叫跟他亲近的宁皓去通个气、探个风,上行下效,自己才好有的放矢。

    再一个,这事儿拖一拖也不是坏事。

    自己营造出个被问界苦留的戏码,身价和到新东家的受重视程度也能更上一层楼不是?

    娱乐圈里,人人都是影帝。

    就在这对夫妻苦心孤诣地想要淌过问界这条娱乐圈最长的河时,光头的死党宁皓也如他所料,和路老板在总裁办公室聊开了。

    “路总,徐争这么做不对!一点儿耐心都没有!”

    “他也不想想,国内还有谁能眼都不眨地给新人导演机会的?就算是个小计百万的本子!”

    路老板头也不抬,对宁皓的心思门清。

    这不就跟他前几天当着所有面试者训斥郭帆一样吗?

    自己先罚酒三杯,别人的恶感也许就会少一些。

    “行了,别给他求情了,我像是那么小肚鸡肠的人吗?”

    宁皓没好意思讲,你就是娱乐圈的少林寺方丈,得罪了别想走那种。

    “怎么可能?”带着大金链子的宁皓点头哈腰:“今天你路导在台上那气度、格局、胸襟!”

    “底下那些北电女学生哪个不尖叫?”

    路老板搁下笔笑道:“去你的吧!”

    “不过你刚刚有句话说对了,徐争是应该再耐心一些的,现在国内市场的盘子才多大?”

    “之前也跟你们算过。”

    “每年的各大电影档期,问界的三部电影、张一谋、陈开歌、冯小钢的三部电影,加上包括周星池在内的3-4部港片,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作品,已经足够把整个盘子吃的毛都不剩了。”

    青年导演接过宁皓递来的茶水:“他本身缺乏大制作的能力,没有一个好剧本和IP给他,以他现在的能力是驾驭不了的。”

    “再说了,才2006年,着什么急啊?好日子在后头呢。”

    宁皓听得一愣,这话说得好像这位真的能预知生前死后似的,怪玄乎。

    “那我跟他就。。。”

    路老板歇了会儿又重新开始处理文件:“告诉他不要多想,到哪里好好搞创作就行。”

    “哦!”青年导演突然抬起头:“我看去华艺就不错嘛,最近跟阿狸、新闻集团等强力外援都互动颇多,应该机会大大的。”

    似乎是怕宁皓误会,他又笑着解释:“不是反话,更不是警告,原话跟他讲就是了。”

    “好,我懂了!”宁皓若有所思,随即推门离开。

    他是假懂,不过如果刘伊妃在这里,应该能真懂。

    无非是把徐争“发配”过去,以后作为一手可有可无的闲棋冷子罢了。

    他跟国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