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露出马脚了吧 (第1/3页)
“有情况随时通知我。”
此时的于大章在医院对面的一家花店内。
这里的一排门店除了花店就是水果店,人流量大,没有人会注意到他。
昨晚他就估算过了。
从这里到医院五楼的抢救室,大概需要十分钟左右。
这还是在缓步行走的情况下。
如果走快点,最少还能缩短两分钟。
想要找证据,抢救室是关键。
他们为什么要将孩子在抢救过程中转移走?
于大章能想到的可能就一种:他们不敢在抢救室内对孩子动手脚。
虽然他不懂医疗,但也知道现代医学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医疗设备。
一定是某些设备不适合出现在抢救室。
所以他们要将孩子转移到拥有那些设备的地方,动了手脚之后再将孩子送回来。
既然换地方,那个地点就一定不会在某个科室内。
原因很简单,那些设备既然见不得光,放在其他科室也是个隐患。
昨天另一起案子的当事人说过,从她发现孩子不见,再到警察到达现场,这个过程总共十多分钟。
这个时间段能够将孩子弄回抢救室,符合这个路程的也只剩下停车场了。
于大章昨晚也对此做了测算。
用时十一分二十七秒。
现在唯一想不通的是,他们是怎么将孩子从抢救室转移的?
四周墙壁不可能,孩子进抢救室,家属肯定在外面等着。
而且抢救室就那么大点地方,真要是墙上有暗门,也逃不过警察的检查。
既然四面墙壁不可能,那就只有天花板和地面了。
有个词叫:上天入地。
于大章昨晚在六楼和四楼都走了三十二步,就是在用排除法来确定自己所想的是否准确。
抢救室的正上方是消化内科,看病的人多,环境嘈杂,可以直接排除掉。
正下方是护士休息室,这个地方就有点意思了。
没有患者会来这里,而且休息室的位置和儿科病房离得很近。
就算有护士频繁出入也不会引起外人注意。
只要小心一点,从里面推个人出来,根本就不会被发现。
于大章还注意到,这个休息室居然是双开门的设计。
正是这一点,他才笃定这里绝对有猫腻。
既然想不出他们是如何将人转移的,那就找个人在这里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