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外丹道,天地数 (第2/3页)
君道:“外金丹乃济人所用,服得一粒,活不知几何年数,若是一年服一粒,服足九九之数,再是功行圆满,方为半成道,得入天界。”
姜缘道:“外金丹有济人效力,怎为神通说。”
盖因真人得金丹多时,是以圣胎住泥丸,仙体无漏,此番怎需外金丹,断不足以神通言说此门道。
老君笑道:“此自非为炼丹神通之说,盖因此神通习全,须得将外丹门道习精,方可习此神通,否则断成不得,故须广心习外丹门道也。”
姜缘恍然拜道:“老君,我今方明矣。望请老君舍大慈悲,传我外丹门道,我当记老君深恩,不敢有忘。”
老君将真人扶起,说道:“既我将你带归天界,自当传你,此道不易,故使你当上心。”
姜缘深深的唱了个喏。
老君道:“我须问你一问,再是他说。”
姜缘道:“但请老君相问,定知无不言。”
老君道:“昔年我教你天地之数,你尚记否?”
姜缘沉吟良久,答道:“天地之数,是以天地相距八万四千,天地气液升降三百六十,天地数与人者相合,是故人全天地数。”
老君笑道:“人身天地数,怎说?”
姜缘再答:“人有玄府八万四千,心肾相距八寸四,骨三百六十,穴窍三百六十,诸般种种。”
玄府即毛孔也。
老君道:“我却心忧广心成道来,将此等忘却,既广心记全,教我心安。既如此,我与一书赠你,你将其看全,我方教你外丹门道。待你习全外丹门道,再是习‘炼丹’神通。”
姜缘称谢,拜于老君。
老君遂取一书,递与姜缘,使一仙童带真人去一道房,好生歇息,嘱咐何时看全,何时来寻他。
姜缘方是随仙童离去。
……
仙童将姜缘带入道房,真人入里,但见蒲团,床榻等一应俱全,转身道谢。
仙童慌了道:“真人不必言谢,我乃一童儿,担不得真人行礼。”
姜缘笑道:“仙童亦是闻道者,怎担不起。”
岂不闻闻道者,同为一人,先后之分罢。
仙童道:“既如此,斗胆称真人一句师兄,望请莫怪。”
正应‘先进者为兄’言说。
姜缘笑道应下。
仙童道:“师兄当好生歇息,若教有何所需,尽与我说,定使师兄不为外物扰,一心修行。”
姜缘道:“如此,多谢师弟。”
仙童不敢再扰,退出道房,将门关上。
姜缘目送离去,盘坐蒲团,取道书翻阅,细细品读。
此书所记载,乃是人身全天地数,亦教阴阳说也。书中之说,多为真人所知,如身中四药来历,乃先天之药。是以未有此身,先有此药,四药来源心,肾,肺,肝。
阴阳之说,乃有无,日月,生死,乾坤诸般。
有道是‘人未生前,其象为乾,在母腹中十月,瓜熟蒂落,人便降生。生时体软如绵,其象化坤。其脐带一剪,再不为先天,再有后天气由口鼻而入,两眼分开,心猿携药上移入住心宫,意马携药下移入住肾水,木母携药藏于肝中,金公携药藏于肺府,黄婆稳坐中宫’,此为人身由来,亦是书中有说,从无到有,谓之阴阳。
姜缘读之,心中恍然,他知得诸般种种,却未曾知得这般详细,今时读此书,方是知晓。
他翻页再看,此页所讲,乃人之生死也。
人身由来后,所见所闻而生识神,欲神,此二神乃最熟人者,盖因由人而生,人最惧何等,最喜何等,二神悉知,二神势大掌权,必使元神失位,此乃人死始初。
二神掌权,人者自少而壮,壮而老,老而病,病而死,五人不降,二神不定,元神不显,必死也。此乃生死之说。
姜缘读得津津有味,心静如水,不为外物所扰。
……
中堂里,太上老君坐于此处,若有所感,朝姜缘所在张望,捋须笑道:“好一个广心,我此书非是玄门心静者,不可读之,若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