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朱由检狂喜 (第2/3页)
国家正是大乱的时候,多事之秋,已经让他耗干了精力,宛如一具木偶傀儡。
偏偏朝堂内部争斗不休。
即便是剔除了东林党,可新上任的这些内阁成员要么就不断排除异己,打压政敌。要么如泥塑菩萨,不闻不问。
没有一个能帮他解决问题,或者提出有效的办法。
这让朱由检只心力交瘁。
便在这个时候,外面司礼监秉笔大太监王承恩走了进来,怀中抱着奏折,微微弯腰说道:“陛下,平贼将军左良玉,兵部侍郎吕大器上书。”
“拿过来。”
三十三岁的朱由检抬起头。
面容虽年轻,然而眉宇间却满是疲惫与忧愁。
他不知道左良玉和吕大器上书的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但总归要满怀希望。
王承恩把两本奏折双手恭敬地放到了桌案上,朱由检将第一本吕大器的奏折打开,看到奏折的第一眼就皱起了眉头。
吕大器在奏折里说长沙有贼寇自称明太祖临凡降世,并且那贼寇还攻破了张献忠的孙可望部,占据长沙。
他已经与左良玉达成共识,准备一东一北先夹击长沙的反贼,再南下进攻正在衡阳的张献忠。
再翻看左良玉的奏折,内容也差不多,除了日常要饷银以外,也是这套说辞。
朱由检看完后十分生气,怒而拍桌道:“现在的贼寇真是无法无天了,居然胆敢冒充太祖陛下,朕真恨不得把他们全杀光!”
王承恩忙道:“陛下消消气,吕公是识大体的人,想来应该会迅速将其剿灭,把首级送来京师。”
他作为司礼监大太监,奏折都要经过司礼监,自然知道里面的内容,也能预料到崇祯肯定会非常生气。
毕竟冒充太祖就实在是犯了大忌讳,在某种程度上比李自成造反还要十恶不赦。
“嗯。”
朱由检点点头,气稍微顺了点才道:“也算有点好消息,贼寇攻破了孙可望,张献忠失了一臂,想来左良玉和吕大器与其交战也更容易些。”
说罢他想了想,又拿从旁边拿出空白公文,亲自执笔道:“朕要给他们回信一封,务必要尽心剿灭张献忠。”
很快笔走龙蛇,崇祯洋洋洒洒写了几百字信给左良玉和吕大器回了过去。
他在信里给二人画大饼,对于他们要求的粮饷只能避而不谈,说现在国家困难,拿不出饷银来,希望他们在贼寇身上筹措,让他们加倍努力之类。
没办法。
朱由检现在连宫里的古董字画都卖了,国库如今跑耗子,自己的龙袍破了都舍不得换新的,只能打补丁,哪还有钱供应给他们?
所以只能画画大饼,给予官职一类的奖励。比如加左良玉为太子少保之类,安抚安抚这个大军头。
回信写好之后,王承恩就拿出去派人给左良玉吕大器送去。
傍晚时分。
朱由检刚刚散了内朝,与几个内阁大学士讨论了一下国事,正准备回书房先歇息歇息,再看看奏折之类。
王承恩又急匆匆进来,脸上大喜道:“陛下,大喜,大喜。”
“怎么了?”
朱由检连忙询问。
王承恩也顾不得礼仪,把手中公文托举到朱由检面前道:“是陕西巡抚金毓峒的奏折!”
“朕看看。”
朱由检接过奏折,就看到金毓峒在奏折里写了孙传庭在潼关大败李自成的消息。
现在是十月十五日,孙传庭于十月初六大败李自成,过去了九天时间。
金毓峒作为陕西巡抚,其实人在山西,当时陕西已经破败不堪,他跑到山西募兵想办法搞点钱粮给孙传庭送过去。
结果半路上得知孙传庭大胜的消息,立即写了奏折给朱由检,所以反而比孙传庭自己的奏折还要快一点。
“哈哈哈哈哈哈。”
朱由检看到奏折内容,大笑道:“好好好,总算是有件喜事了。”
不过奏折只说了孙传庭大败李自成,具体情况倒是没写,所以朱由检也不知道实际上是朱棣在帮忙。
但这并不妨碍他马上给孙传庭升官。
朱由检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