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开炮!土崩瓦解 (第1/3页)
清晨辰时初,远方的秦岭升起了白雾。
潼关城外闯军大营中主帅营帐被掀开,一个看上去四五十岁左右,面容黢黑沧桑的中年人钻出来。
他就是李自成,今年其实才三十七岁,但常年奔波与疲惫,令他两鬓斑白满脸褶皱。
李自成有着老秦人特有的坚毅,朱元璋小时候吃过的苦,他一点没少吃。
给地主放过羊,也曾经当过和尚,还被地主吊起来打。
好不容易某个驿卒的差事还被解雇,最终想参军报国,又被上司克扣军饷,人生可以说是底层的一个缩影。
站在百姓的立场,李自成是正义的。
他代表了百姓。
这样的明末朝廷跟任何一个王朝末年一样,已经烂到了根子里。
百姓们迫切需要一位像朱元璋李自成这样出身于底层,举起手中屠刀的人改朝换代,为万民谋出路。
现在。
李自成就觉得这是自己离成功最近的时候。
自松锦之战,大明的边军尽数为清军歼灭后,孙传庭的部队已经是明朝最后的精锐部队。
汝州一战他消灭了大部分,仅剩孙传庭只有数千余残兵退守潼关。
只要消灭了孙传庭部。
那么这个庞大古老而又腐朽的帝国,将被彻底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李自成一边给自己的皮甲扣上,一边问身边的亲卫道:“去,召集各营将军过来议事。”
“是。”
亲卫随即派出信使去各营把各营主将叫来。
在襄阳李自成整顿了一下军备,五营实际上不是五支军队组成,而是二十多支军队。
中营主将为田见秀、刘宗敏、党守素、张鼐四人,他们的四部组成了中吉营。
左营主将是刘芳亮、马世耀、贺锦、刘希尧、王良智五个,组成左辅营。
右营为袁宗第、白九鹤、刘体纯,三部一起组成了右翼营。
前锋营只有田虎一部。
后劲营则为李过、骆应标、贺兰、马重喜、张能、高一功六人统领。
所以此时的大顺军军队已经相当臃肿,战兵营就有十九个,另外还有老营,也就是家属营跟随作战。
其中老营人数最多。
李自成现在有四十多万人,老营就占了差不多三十来万。
实际战兵也就十万人左右,大顺消亡之后,约六七万残部带着三十万左右家属南逃。
他们后来有的投降清军,有的与南明联合,还有的最终消亡在历史之中。
不过即便现在只有十万人左右,也足够击败孙传庭了。
过了约两刻钟,军师牛金星、李岩、宋献策以及部众刘宗敏、田见秀、李过等二十多人赶到了主营帐篷。
李自成刚刚早起洗漱了一番,已经在帐篷内等着他们。
帐篷里点燃了蜡烛。
桌上放着一些舆图以及战术规划公文稿件。
众人进入帐篷内,李自成环顾一周,说道:“经过两日试探,潼关的底细已经打探清楚了。”
他指着禁谷方向道:“白广恩据守此地,即便我们进攻并不猛烈,却也不敢出谷营救潼关,足以说明他胆怯,今日就对潼关正南门发起猛攻,留下一部看守禁谷即可。”
说着他又道:“此战后我们就能回关中,此后东据河南,西有陕西,动可两路出兵河北山西,直取都城北京,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战,必须要胜!”
“必胜,必胜,必胜!”
将帅们士气很旺盛,他们曾经被杨嗣昌、洪承畴、孙传庭到处追得上天入地,最惨的时候只有十八骑逃入商洛山。
如今短短几年时间,不仅已有燎原之势,还熬没了杨嗣昌与洪承畴,孙传庭也覆灭在即。
在这种情况下,所有人都觉得未来前途充满了光明,士气高涨。
“嗯。”
李自成见此很满意,说道:“田虎,你为先锋,等大军进发,火炮对潼关炮轰之后,你率领本部人马先行从潼关正南门进攻,以疲明军。”
“是,大王。”
田虎拱手应道。
“田见秀,令你从潼关东南角佯攻,引诱明军来守。”
“是。”
“刘宗敏,你随即从潼关西南角突袭,务必要上城墙。”
“是。”
“刘芳亮,若刘宗敏没攻上,你再接替田虎,务必不能让敌人有片刻停歇。”
“是。”
“李过,袁宗第,你们二人领兵驻守禁谷,阻拦白广恩。”
“是。”
“其余人各率本部压阵,把所有的火炮集中起来,先炮轰潼关城门,若是能直接把城门轰开,则事半功倍。一旦事情有变,则马上可以突袭。”
“是。”
众将士齐齐应下。
李自成挥挥手道:“各自去按命令行事吧。”
众人随即退下。
穿着儒服的牛金星向李自成谄媚道:“恭喜大王,贺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